经过5月6日深夜到7日凌晨的激烈空战,印巴之间的军事冲突在8日进入看似烈度变低,实则更为紧张的状态。5月7日,一枚炮弹落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查谟,烟雾升起。当天,印度不再大规模出动固定翼飞机,转而对巴基斯坦发动大规模无人机攻击。社交平台上的视频显示,巴基斯坦拉合尔、卡拉奇、拉瓦尔品第等地均有印度无人机掠过,巴基斯坦防空部队向其开火,市区传出爆炸声。
据巴基斯坦军方通报,巴军一日之内击落了25架由印度发射的以色列制“哈洛普”自杀式无人机。巴方表示,一架印度无人机击中了位于拉合尔附近的一处军事设施,造成四名军人受伤。印度政府则宣称摧毁了拉合尔一套防空系统。
到了8日夜里,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传出多次爆炸,主要集中在该地南部的查谟市。半岛电视台引述当地市民的话称,当晚至少听见两次爆炸,随后遭遇了断电和断网。印度指控巴基斯坦对查谟、帕坦科特和乌德汉普尔等地发动了无人机攻击,导弹沿着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国际边界发射。巴基斯坦对此予以否认,并表示这些指控“完全没有根据,是出于政治动机,是旨在诽谤巴基斯坦的宣传活动的一部分”。
紧接着,部分印媒爆出“独家新闻”,宣称印度海军已在阿拉伯海发动打击行动,攻击了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然而,这一新闻很快被指为伪造。亲印度政府的WION新闻台国际部编辑Sidhant Sibal在社交平台X上指出:“印度海军没有在卡拉奇执行任何行动。”
因4月下旬发生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的一场恐袭事件,印巴局势陡然升级。印度空军于当地时间5月7日凌晨发动“朱砂行动”,对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主义设施”进行袭击。巴方则称,“出于自卫”击落了6架印度军机(含1架无人机)。
连续数日,印度社交网络和部分主流媒体上充斥着各类耸动消息。如新德里电视台宣称,巴基斯坦一架F-16战斗机5月8日晚被印度地对空导弹击落;还有消息称,印度又击落了两架JF-17战斗机。然而,这些消息始终未能得到验证,印度军方也从未公布这些“战果”。英国广播公司资深事实核查记者Shayan Sardarizadeh在其社交平台上表示,有人制作了AI换脸或者变声视频,伪造出巴基斯坦军方发言人“承认”飞机被击落的消息。他还指出,网上流传的“印度海军攻击卡拉奇”的视频,实则是美国费城2025年2月的一次小型客机空难现场。
不知来源的印巴冲突真假信息正在四处传播,很难分辨哪些是交战方有意为之,哪些是为博点击的网民所制作的。AI技术的普及让读者“防不胜防”。事实核查记者们发现,有印度媒体人制作深伪材料——如前印度电视台“CNN18”媒体人Bhupendra Chaubey用谷歌AI生成“巴基斯坦军方兵变”的图片,甚至忘了去掉AI的水印。与此同时,枪战游戏和全球不断发生的冲突提供了足够的“原材料”——游戏场面被印度网民当作击落巴军飞机、贝鲁特大爆炸视频被当作巴基斯坦的反击场景、以军空袭加沙的图片被当作印度打击战果。
此次冲突爆发前,巴基斯坦国内正面临“内忧外患”。近年来,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和军方以及政治建制派之间的冲突日趋激烈。2022年4月,他被法院裁定违宪并被罢免,其后因泄露国家机密、滥用总理职务和贪腐等罪名被判刑15年。尽管他本人被囚、其政党“巴基斯坦正义运动党”也被官方加以限制,但他支持的候选人仍在2024年的巴基斯坦大选中收获大量议席。
随着印巴之间经济体量差距拉大——印度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4万亿美元,是巴基斯坦的10倍多——印度对巴基斯坦愈发变得没有耐心。此次恐袭事件发生后,印度于4月23日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包括暂停供水、关闭唯一陆地口岸、收紧人员往来和驱逐外交官等多个方面。除了莫迪和执政党印人党声称要对巴基斯坦施加严厉报复外,印度反对党有声音认为,印度有必要吞并巴基斯坦。
上述态度造就了印度发动大规模空袭的心理基础。但当巴基斯坦军队进行反击,尤当空军取得战果的背景下,“印度优势”的论调反而成为印度的包袱。印度是否会在受挫之后让局势进一步升级?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员张忞煜认为仍有待观察。张忞煜分析说,印度对巴基斯坦实施的反制政策中,能够看到不少内政因素的影响,例如单方面撕毁《印度河河水资源条约》,这是印度右翼一直想要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抱持印度教民族主义立场的莫迪政府,是否会进一步追求宗教符号上的胜利。此次军事行动代号“朱砂”,它指的是印度教妇女婚后在额头到发梢之间涂抹的红色染料。而在最近的恐袭事件中,有数名妇女的丈夫被杀害。此后,一名妇女躺在其丈夫遗体身边的图片在印度网络风传,成为点燃印度民间怒火的标志性符号。
按照此前外界的理解,由于印巴两国都拥有核武器,开战成本极高,因此大规模战争不易爆发。2002年印度国会大厦发生自杀式袭击后,印度一度大规模动员武装力量,最后在外界斡旋下寻求和解。此后印度提出了一套不触碰“核红线”的对巴军事战略,并称之为“冷启动”。但随着近年来战事形式日渐多样,可用的模式也在变多,如俄乌战场上频繁的无人机袭击,边境线上小规模的占领和攻击等,让印巴冲突的走向有了新的可能性。
影响印巴冲突走向的还有域外大国美国。特朗普政府是遏制还是纵容事态升级,备受外界关注。此次危机至今,美国方面虽有国务卿鲁比奥分别和巴基斯坦总理、印度外长通话并呼吁局势降温,却并没有正式推动调解的行动。相反,美国副总统万斯在5月8日表示,冲突是印巴两国“自己的事情”,美国“只能尽量鼓励他们缓和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