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海军对未来如何规划 转向法国舰载机采购。近期,印度政府宣布将采购法国舰载型“阵风”M战斗机。此前,印度一直使用俄罗斯制造的米格-29K作为舰载机。这一转变背后的原因在于俄罗斯近年来因制裁等因素导致装备升级和发展速度不尽如人意,印度对俄制战斗机的研发情况感到失望。
印度海军正通过采购米格-29K和“阵风”舰载机来增强其海上力量。二战后,印度海军曾利用航母在第三次印巴战争中取得重大胜利,成功分裂了巴基斯坦,使得东巴基斯坦独立为孟加拉国。印度政府至今仍对孟加拉国有较强影响力。
印度海军高级军官对航母和舰载战斗机的发展规划较为长远,但航空技术和装备长期依赖引进,实施过程中存在挑战。苏联在舰载机方面的规划起步较晚,导致其在全通甲板航母和常规起降舰载战斗机的研发上缺乏经验。米格-29K最初设计时并未考虑上舰需求,但由于高推比和短距起降能力,最终发展出了舰载型号。
苏联一度选择垂直起降固定翼战机搭配载机巡洋舰,以规避全通甲板和常规拦阻起降。然而,苏-33在舰载机竞标中胜出,因为其三翼面布局气动和飞控系统改进相对成功,着舰操纵难度较低。相比之下,米格-29K的增升设计存在问题,着舰成功率较低。
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解体,米格-29K项目陷入困顿。当时印度海军需要新的航母和舰载战斗机,最终选择了米格-29K。这主要是因为成本原因,米格-29K可以匹配中小型航母,并且使用有限的资金也能配置足够多的飞机数量。
据报道,印度与俄罗斯商定以15亿美元的价格获得一套完整的航母系统,包括翻新改造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12架米格-29K和4架米格-29KUB战斗机等。实际支付金额可能高达30亿至35亿美元。尽管进行了重大升级,米格-29K交付初期仍出现诸多问题,尤其是在高温、高湿和高盐度的热带海域服役表现不佳,故障频发。
2022年俄乌军事冲突爆发后,印度政府进一步调低了对米格-29K的维修和维护预期。为了继续推进航母舰载战斗机群的发展,印度最终选择从其他国家引入新的舰载机型号——“阵风”。尽管这意味着要付出巨大代价并对现有航母进行改装,甚至会造成战力空窗期,但“阵风”被认为是市场可选范围内政治约束最少、实际可获得且综合作战性能最高的选项。
自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印度海军一直重视装备发展和规划。尽管目前无法实现海空军装备的完全自研和制造,但其规划是长远的,实施中也显示出一定韧性。“阵风”舰载机项目的前景仍有待观察。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