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靶舰自己沉没”暴露什么问题 军演闹剧背后的短板与意图。美菲"肩并肩"军演上演了一场意外闹剧。5月5日,准备作为靶舰的"米格尔·马尔瓦尔"号在拖往演习海域时因年久失修提前沉没,距离预定地点仅4海里。
这场集结了万余名美菲军人、邀请16国观摩的演习原本想威慑中国,却在正式开始前就出师不利。菲律宾军方发言人尴尬表示将改为"模拟打击"。
"米格尔·马尔瓦尔"号护卫舰是一艘船龄超过80年的老舰,原是美国1944年建造的一艘轻型护卫舰,辗转经过南越最终落入菲律宾之手。拖船拉着这艘老旧的军舰艰难前行,航速只有2至5节。然而,海洋并不买账,一个浪头就让这艘充满历史沧桑的军舰灌满了海水。当地时间上午7点20分,它带着满身锈迹和疲惫,悄无声息地沉入海底。
这场闹剧的尴尬程度堪比演出前舞台倒塌。美菲调动了近1.5万名军人,还特意邀请了16个国家前来观摩。原计划是美军F/A-18、F16战机先在靶舰周围投掷炸弹热场,最后由菲律宾海军发射韩国制造的"海星"反舰导弹收场。菲律宾媒体此前高调宣称,在南海击沉这艘军舰旨在"威慑中国"。然而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靶舰已经自行沉没,精心准备的"大戏"无法继续。菲律宾海军发言人无奈地表示将改为"模拟打击"。
这场滑稽的意外暴露了美菲军事合作中的诸多短板,如老旧装备、维护不力、协同不畅。这些问题在和平时期可以掩盖,但在此次高调军演中被无情暴露。这场闹剧的背后,是美菲联手在南海地区下的一盘更大的棋局。
美国出动了9000多名士兵,菲律宾出动了5000多人,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盟友也悉数派出部队参演。这场军演实际上更像是一场针对中国的联合秀肌肉行动。美国通过强化与菲律宾的军事同盟,在中国周边构建一道军事包围网。菲律宾则期望借美国之手实现自己在南海的非法主张。
军演的地理位置选择极具挑衅性,首次将活动地点扩展至南海争议海域,面向南海和台海方向进行。美菲意图明显——提升在这两个中国核心利益区域的军事协调能力,甚至试图形成策应态势。
然而,这场军演的战略算盘并未如愿。随着美菲在南海的挑衅行为日益激化,东盟内部的态度已悄然变化。越南外交部发言人明确表示,"南海不应成为大国角斗场";印尼则宣布推迟与美菲的联合巡航计划。这些表明,东盟国家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菲律宾的激进政策正在破坏地区稳定。
面对美菲的联合挑衅,中国展现出沉着冷静与有力回应。就在美菲军演期间,4艘中国052D驱逐舰和054A护卫舰迅速抵近监视,最近距离仅30海里。这一行动让美菲颇为不安,美军甚至紧急出动F-16战机试图驱离,但在中国解放军的坚定反制下不得不悻悻而归。
更令美菲难堪的是,中国山东舰航母编队在演习次日穿越巴布延群岛,以3海里的超近距离"围观"美菲演练。山东舰上的歼-15舰载机还模拟了对美军"尼米兹"号航母的攻击航线,展示了中国海军在家门口应对任何挑衅的能力。
与此同时,中国的军事反制也在更大范围内展开。4月30日,中国清澜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宣布在南海特定区域进行军事训练。5月5日,刚入列不久的054B型护卫舰"钦州"号奔赴南海开展实战化训练,并在首次实弹射击中直接打出了击沉拖靶的好成绩。这一时间点的选择向美菲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有能力也有决心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
中国的应对不仅局限于军事层面。3月,中国与伊朗、俄罗斯组织了"安全纽带-2025"联合演习;与泰国在广东湛江组织"蓝色突击-2025"联合训练;同时积极推动与印尼、越南等东盟国家的"2+2"对话,重启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这种军事外交双管齐下的战略,有效制衡了美菲的挑衅行为,为地区和平稳定注入了正能量。
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急于表现与其国内政治困境密不可分。马科斯政府正面临严峻的内政危机,特别是5月12日即将举行的中期选举。这场选举被视为对马科斯执政能力的全民公投。马科斯的支持率已跌至不到30%,主要政治对手莎拉的支持率接近60%。马科斯将杜特尔特移交国际刑事法院的决定,进一步激怒了杜特尔特家族及其支持者。
面对内忧外患,马科斯选择了一条危险的"转移注意力"路线——在南海挑起争端,打"爱国牌"。然而,这种策略适得其反,不仅没有提升其政治声望,反而进一步孤立了菲律宾。
当"米格尔·马尔瓦尔"号沉入海底的那一刻,仿佛预示着马科斯政府南海政策的自沉自灭。一艘靶舰的意外沉没,成了菲律宾政治困境与外交失策的隐喻。正如一位菲律宾政治分析家所言:"当你的内部基础不稳时,对外冒险只会加速你的沉沦。"(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