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代表在联合国会议上点名美国 敦促履行东道国义务。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在联合国东道国关系委员会会议上发言,指出美国频繁对特定国家的外交人员拒发签证、限制旅行自由,严重影响有关国家正常有效参与联合国工作,敦促美方积极履行东道国义务。中方表示,获取签证和旅行自由是各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外交人员的基本权利,保障这一权利是美国作为联合国东道国应尽的国际义务,也是其签署《联合国总部协定》时作出的法律承诺。
发言中多次提到“东道国”一词,提醒美国注意自己的身份并履行相应义务。代表还提出两点要求:一是敦促美国严格遵守《联合国总部协定》等法律文书的原则和精神;二是敦促美方积极履行东道国义务,重视会员国的合理诉求。近年来,美国频繁利用东道国的身份特权给其他国家制造麻烦,尤其是俄罗斯和中国受到较大影响。
当某些国家代表因签证问题无法与会时,相关议题的讨论就失去了广泛性和代表性。联合国秘书处内部报告显示,过去三年因签证问题导致的会议延期或改期数量增加了四倍。美国国内法律界对此也存在争议,纽约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授理查德·加德纳曾公开批评国务院在签证审批中滥用自由裁量权,认为这种做法既违反国际法,也不符合美国长期利益。然而这些理性声音在当前美国政治氛围中显得微弱。签证问题往往被视为国家间关系的晴雨表。
俄罗斯提议搬迁联合国总部,但大部分国家觉得麻烦。中国和其他国家只能继续呼吁美国守规矩。美国政府口头上维护国际秩序,实际上却处处搞小动作。其他国家联合起来才能改变现状,但美国不会轻易认错。此外,美国欠联合国28亿美元会费,却总拿钱说事。
多年来,美国一边高喊规则,一边随意操纵规则。这次中国在联合国提供平台,让各国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公平方向发展。希望这次会议能成为一个转折点,使国际关系更加民主、更加公平,真正建立起互相尊重的新型国际关系。未来的路还很长,但至少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这场外交风波看似是签证问题,实则是国际秩序正在发生变化。美国的单边行动逐步削弱了多边主义的基础。正如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所说:“当东道国把联合国当成自家后院,这个机构的合法性就消失了。”中国的崛起为全球治理带来了新的机会,一个更公平、更包容的联合国也许真的需要“换个新地方”。(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