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二次上台后,“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频繁出现。制造业回流以创造就业容易理解,但好莱坞也开始呼吁回流。这个被视为美国文化霸权象征的“梦工厂”正在经历严重的产业外流和就业流失,甚至需要政府出台政策来吸引电影制作回归。
过去十年,全球影视制作从好莱坞单点向国际多中心转移已成为普遍趋势。疫情冲击使好莱坞停顿,其他地方得以追赶;2023年的好莱坞大罢工打破了加州影视产业链稳定的预期。特朗普政府任命业内人士为顾问,准备通过税务优惠等措施挽救加州电影工业。然而,摇摆不定的关税政策反而加速了外界对好莱坞稳定性的担忧。世界其他地方争取影视工业落地不仅是经济考量,更体现了“文化主权”的长期政策。特朗普可能无法“让好莱坞再次伟大”,而是相反。
2025年1月,特朗普任命演员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梅尔·吉布森和乔恩·沃伊特为驻好莱坞的特别大使,委托他们制定解决方案,恢复因海外制作而流失的就业岗位,并倡导联邦税收抵免以激励国内电影制作。沃伊特及其经纪人史蒂文·保罗计划提出一系列建议,包括基础设施投资、职业培训以及税法变更的联邦层面激励措施。他们试图解决州层面各自为政的问题,统一联邦税收激励政策。
其中一项建议是调整美国税法第181条,允许影视制作进行加速扣税,并提高每部作品的上限。另一项构想是针对长期金融投入提供税收激励,类似于Netflix在新泽西州的协议。制片人保罗计划将三部新片的制作从海外转移回加州,并在洛杉矶投资一处摄影棚。
过去十年,洛杉矶的影视制作量暴跌近40%,自2022年以来,行业就业岗位减少了25%。造成这一下滑的因素包括制作成本上升、劳资纠纷以及全球竞争。后疫情时代,印度、土耳其和西班牙等国推动了全球电影制作复苏。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影片产量同比增长34%,美国出产1318个项目,印度以968个项目紧随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