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胡塞武装技术水平有限,但并不意味着美军可以高枕无忧。从美国媒体的相关报道可以看出,他们担心胡塞会将这项技术卖给伊朗。考虑到胡塞与伊朗的关系,这枚导弹的技术可能会被美国的主要对手利用进行针对性研究。胡塞虽无法独立完成高精尖技术的逆向工程,但可以将这份机密卖出好价钱。无论是将武器残骸移交给伊朗,还是邀请伊朗专家赴也门现场分析残骸,都是可行的办法。
对于伊朗来说,这项技术非常及时。伊朗在制导技术、材料科学以及电子战领域有一定积累。获得该技术后,伊朗可以结合自身激光制导技术,研发成本更低的导引系统,应用于国产反舰导弹或地面滑翔炸弹;还可以研制针对美军机载武器的干扰设备,甚至反向控制未完全损毁的武器残骸。研究成果还可以传递给真主党、哈马斯等潜在盟友,扩大技术辐射范围,对美制武器形成区域性“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
美军这次损失不小,更值得担忧的是技术泄密带来的连锁反应。美国军事专家表示,美军的空袭规模越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越高。另一款AGM-158导弹也面临相同风险。不仅如此,美国政府高层也在泄露美军行动信息。回顾近期的美军泄密事件,包括去年下半年一个名为“战斗轰炸机”的俄语账号在网上公布了超过250GB的美国军事装备数据,五角大楼对此事保持沉默。此外,美国媒体《大西洋月刊》主编自称见证了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向副总统、中情局局长传递作战指令的过程,包括F-35战机发射导弹打击也门机场、雷达站等详细信息。
这些事件反映出美军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美国想要达成某项目标,就会通过军事手段施压,但越是这样做,其武器的打击误差、毁伤模式及易损部件都会被对手看清。为了弥补这一问题,美军不得不继续投入资源升级装备,形成“技术军备竞赛”的恶性循环,反而削弱其长期战略优势。这种潜在的技术泄密,配合美军信息管理漏洞,将进一步动摇美国的“军事优势”。美军越是穷兵黩武,就越容易出现失误,长此以往,其结局可想而知。(责任编辑:张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