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百日新政重伤美国 四股势力角力揭秘!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就任美国总统近百日,其“百日新政2.0”举措对国际体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冲击,并在金融市场引发巨大波动。但从美国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特朗普频繁的政策调整并未带来显著的实质性政绩。这背后的问题究竟是特朗普政府的能力不足,还是美国自身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文章将从特朗普背后的四股势力入手,分析其施政逻辑,并对其未来可能的政策进行推演。
特朗普内阁由四股主要势力构成:华尔街犹太金融资本、科技右翼、“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群体和共和党建制派。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和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均为来自华尔街的犹太裔金融家。科技右翼方面,Paypal创始人彼得·蒂尔和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都支持特朗普,马斯克还成立了政府效率部。MAGA群体是特朗普的政治基础,贸易与制造业资深顾问彼得·纳瓦罗代表了这一群体的利益。共和党建制派则以迈克·沃尔兹和马尔科·安东尼奥·鲁比奥为代表,他们与能源、军工复合体关系密切。
从四股势力的角度来看,“百日新政2.0”的战略选择遵循了“阻力最小原则”。调停俄乌冲突符合多方利益,成为外交首选项。空袭胡赛武装虽然符合共和党建制派和犹太金融资本的利益,但与科技右翼和MAGA群体的主张相悖。近期发动的关税战则不符合除MAGA派外其他三股势力的利益。然而,战术执行层面的能力不足导致了“百日新政2.0”进展缓慢。美乌矿产协议的签约问题削弱了美国对盟友的影响力,而特朗普急于出政绩,接连发动空袭和关税战,进一步暴露了政府在战术执行上的不足。
最近的变化表明,四股势力在内阁中的影响力可能发生变化。马斯克重心回归特斯拉,涉华关税小组名单中未见沃尔兹、卢比奥和纳瓦罗等人,暗示犹太金融资本的话语权可能增强。短期内,特朗普需要安抚股债市场,但面临能否获得联储支持及缓和与华经贸关系等不确定性。中东局势变化也需密切关注,特朗普政府正试图寻找在中东“破局”的可能性。同时,美国内政冲突升级的风险也在上升,特别是关于富人征税的讨论可能引发极端事件。
这些变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特朗普多变的性格增加了与金融市场、联储和其他国家沟通的信任成本。考虑到年内大量美债到期,单纯言语安抚难以持续稳定市场。欧亚的国际资本和美国国内的私人资本可能都在悄悄撤离,这种一致性行动容易导致市场极端波动。相比之下,欧洲和中国的资产被视为投资者的避风港。欧洲资本有望回流,欧美资产相关性可能降低。中国应对关税展现了决心和能力,且金融资产估值低,经济与市场的确定性显得尤为宝贵。
风险提示包括国内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全球经济金融风险。(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