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这次的反应比以往更加强硬,因为莫迪政府需要平息国内怒火。克什米尔旅游业是他主推的政绩工程,此次袭击直接损害了他的形象。因此,他必须用强硬手段证明保护公民的决心。巴基斯坦方面,夏巴兹政府刚稳住政局,若对印度让步,国内宗教势力和军方都不会答应。
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副国务卿万斯访印,对外宣称是为了商讨美印贸易协定。然而,这个时间点显得有些巧合,让人怀疑美国有“联印遏华”的战略意图。美国近年来一直在推动“印太战略”,试图将印度打造成制衡中国的重要棋子。印度庞大的市场、丰富的稀土储量以及未开发的半导体产能,都让美国看到了替代中国供应链的可能性。
目前,美国与中国的关税战陷入僵局,急需拉拢印度扩大贸易版图。美国已与印度签署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备忘录,并推动印度承接苹果等企业的代工产能,意图在半导体、电子消费等领域削弱中国优势。印度也有意借美国之力重塑全球供应链,其工商部长甚至扬言要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这种美印走近的趋势对中国构成多方面挑战。经贸领域,美印合作可能导致部分产业链转移,冲击中国出口。此外,在地区安全上,若美国深度介入印巴冲突,南亚局势将更加复杂。中国与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巴经济走廊等合作项目对地区发展意义重大。一旦局势失控,不仅巴基斯坦的稳定受影响,中国在南亚的利益也将面临风险。
美国在此时插手,可能会利用冲突给中国制造麻烦,中国必须对其战略意图保持高度警惕。印巴局势的持续升级,让南亚地区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美国如果介入,可能会使这场冲突超越地区争端范畴,演变成大国博弈的角力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既要坚守和平解决争端的立场,也要做好应对复杂局面的准备。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