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大V:美对华关税战本质是全新的战争 战略遏制与经济博弈

2025-04-25 17:08:53 来源:瞩望云霄

2025年4月,美国政府以“对等关税”为名,对中国商品加征34%至104%的惩罚性关税,全球贸易体系随之剧烈震荡。这场看似经济领域的博弈,实则是一场涉及战略遏制、政治操弄与地缘争夺的复杂斗争。它不仅关乎中美两国的未来,更可能重塑全球秩序。

关税战的核心逻辑在于:美国将中国视为“系统性挑战”,通过抬高贸易壁垒削弱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同时推动制造业回流以填补国内产业空心化。美国的目标是通过关税“削弱中国竞争力”,并迫使盟友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以巩固其主导的“安全—贸易联盟”。中国采取了稀土出口管制、对美实体清单扩容等反制措施,暴露了这场博弈的军事与科技对抗本质。

美国深陷“特里芬难题”——既要维持美元霸权(需贸易逆差输出美元),又要恢复制造业(需贸易顺差)。当前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年利息支出逼近1万亿美元,债务驱动的经济模式濒临崩溃。关税战成为其转嫁矛盾的手段:通过打击中国出口、迫使资本回流,试图缓解债务压力并重塑“美元—制造业”平衡。然而,这种做法反而推高美国通胀、加剧贸易逆差,成为一场“自我毁灭的豪赌”。

美国国内政治极化与阶层矛盾激化,关税战成为政客转移视线的工具。特朗普通过煽动“美国优先”民粹情绪,将中下层失业问题归咎于“中国不公平贸易”,以此巩固选民基础。但贸易逆差的本质是美国储蓄率过低、消费过度的结构性问题,关税战只会让普通民众承担物价上涨的代价。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名将贸易武器化,摧毁了国际合作的信赖基础,导致全球供应链加速分裂。

面对这场“战争”,中国需要做长远打算。一方面,技术突围打破“卡脖子”枷锁。自2018年贸易战以来,中国已攻克21项被封锁的关键技术,包括芯片、光刻机、航空钢材等。上海新凯来公司研发的28nm浸润式光刻机直接挑战荷兰ASML的垄断地位,证明外部压力倒逼中国加速自主创新。

其次,市场重构建立“去美国化”贸易网络。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和区域自贸协定,将外贸重心转向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2024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全球28.7%,对美出口占比从2017年的19%降至14.6%,市场多元化战略显著分散风险。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因承接中国产业链转移,成为美国新一轮关税打击对象,反而推动中国与东盟深化合作。

此外,货币博弈加速“去美元化”进程。美国滥用关税与金融制裁,迫使各国寻求美元替代方案。中国与俄罗斯、沙特等国扩大本币结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覆盖180多个国家。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警告,当前全球货币秩序正经历“系统性瓦解”,美元霸权衰退已成必然。

经济层面,美国加征关税已导致其国内通胀反弹,3月CPI同比上涨3.5%,消费者信心连续4个月下滑。若各国报复性加税,全球贸易可能重演1930年代“大萧条”场景,贸易规模萎缩超60%。半导体、稀土等战略物资的争夺将进一步撕裂全球供应链。

政治层面,美国将贸易与安全捆绑,胁迫盟友加入对华围堵。若东南亚、欧洲国家被迫选边站队,地区冲突概率陡增。例如,美国施压李嘉诚出售港口,试图扼杀中国“一带一路”海陆通道,暴露其地缘围堵意图。

社会层面,美国农民、低收入群体已成为关税战首波受害者,大豆价格暴跌、失业潮蔓延,社会矛盾一触即发。中国需警惕外资撤离、就业市场收缩等连锁反应,尤其需防范“投降派”舆论干扰。

关税战是旧秩序崩解与新秩序诞生的阵痛。对中国而言,这场“战争”没有退路——投降意味着核心技术永受制于人、发展权利被彻底剥夺。唯有坚持“以战止战”,加速构建“双循环”格局、推动多极货币体系,才能打破美国霸权桎梏。历史的经验早已证明:每一次高压封锁都是中国涅槃重生的契机。今天的较量也将为中国开辟新的崛起之路。前提是我们必须做好最坏打算,以钢铁意志迎接风暴。(责任编辑张佳鑫)

(责任编辑张佳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