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节舰艇多地开放!4月21日,长江江面泛起银白航迹,导弹驱逐舰南京舰、导弹护卫舰六安舰劈波斩浪而来,靠泊泰州国际集装箱码头。这是人民海军现役舰艇首次回到海军诞生地泰州。今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江苏省连云港和太仓也分别迎来海军舰艇开放活动,成为人民海军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舰艇开放活动的一部分。市民与海军官兵在舰上舰下融洽互动,让人民海军的生日变成了城市的节日。
4月22日上午,各界代表登上南京舰和六安舰参观。厚重的舷梯缓缓放下,人群按批次登上舰艇,目光掠过精密设备,指尖触碰先进武备,惊叹声此起彼伏。随舰水兵讲述护航故事,引得观众掌声雷动。南京舰于2018年入列海军,是我国自主建造的某新型导弹驱逐舰,舷号为155,隶属东部战区海军。2021年,南京舰远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创下全程不靠港休整、海上连续奋战185天的新纪录。
精彩活动早在两舰抵达前就已开始。4月18日晚,泰州大剧院座无虚席,海军大型交响管乐音乐会《巨浪》震撼上演,海军军乐团奏响《红旗颂》《钢铁洪流进行曲》,激昂旋律点燃全场。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大二学生李佩瑶激动地说:“近距离感受海军军乐的恢弘气势和人民海军的昂扬风采,这是最生动的国防教育课。”军乐团还走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和金融广场,开展行进式巡演。乐手们即兴演奏,指挥家带领全场大合唱,激昂的歌声回荡在城市上空。美术馆内,“走向深蓝”退役军人书画展以艺术笔触描绘海军奋斗历程,从甲午海战的悲壮画卷到航母出海的宏伟图景,让参观者在墨香中感受波澜壮阔的海军发展史;军事专家的海防教育宣讲场场爆满,结合南海局势、舰艇知识的讲解,让群众深刻理解“有海无防”的历史之痛与新时代海军的使命担当。
泰州市举办“战舰回家乡”欢迎仪式,泰州邮政精心设计“战舰回家乡”纪念邮折,设立临时海军主题邮局,邮折封面主图为劈波斩浪的南京舰、六安舰,背景为人民海军诞生地——泰州白马庙旧址。泰州市将深入挖掘当地红色资源,创新打造“海军文化+”国防教育模式。
4月21日上午,海军郑和舰缓缓停靠太仓港润禾码头。这艘以著名航海家郑和名字命名的远洋训练舰,第3次靠泊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太仓,并将在这里驻泊4天。当天,郑和舰向公众开放。在一派喜庆热烈的氛围中,当地师生和机关代表登舰,参观教练作业室、驾驶室、海图室、前甲板。郑和舰主要承担海军院校学员海上实习训练任务,已出访29个国家,航迹遍布世界三大洋六大洲,安全航行57万余海里,相当于绕地球26圈,是中国海军单舰航程最远、在航率最高、所经港口和出访次数最多的舰艇之一。
2004年7月,纪念郑和七下西洋600周年之际,太仓与郑和舰签订双拥共建协议。21年来,军地互动频繁、交流密切。每逢八一建军节、新春佳节等重要节点,城舰双方互送祝福,太仓市还多次到郑和舰停泊地开展“城舰共建”。此次郑和舰回到共建关系最早、军地友谊最深的“第二故乡”太仓,军地双方将开展多种多样的双拥共建活动,包括启动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系列活动,舰艇官兵参观太仓博物馆、娄江新城规划展示馆等。4月23日,海军驻连云港某部将举办“军营开放日”活动,与连云港市民相约连岛,共话强国强军事业。(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