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美国副总统万斯抵达印度开始为期四天的正式访问。当天,万斯与印度总理莫迪会晤,讨论了经济、贸易和地缘政治等议题。
在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全球贸易和产业链面临重塑的背景下,特朗普派遣万斯访问印度,意图通过深化美印战略关系来遏制中国。此次访问的主要目的是与印度进行贸易谈判,争取达成让特朗普满意的结果。
印度在南亚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在印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力不容忽视。作为有强烈区域主导意识的大国,印度擅长游走于中美俄等主要大国之间,采取灵活策略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对美国而言,为了在与中国的地缘博弈中占据优势,将印度视为在亚太地区钳制中国的重要支点。
自4月2日以来,美国利用关税对全球施压,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部分商品的关税甚至高达245%。中国则选择正面回击,对美国出口商品加征125%的关税。面对中国的强硬回应,特朗普陷入困境。而印度明确表示不会反击美国的“对等关税”,希望利用“非互惠贸易安排”条款延迟征收关税。这种单方面让步助长了特朗普的战略野心,他派遣万斯访印,试图拉拢印度与中国对抗。
印度拥有庞大的市场、稀土储量和未开发的半导体产能,成为特朗普对抗中国的理想目标。万斯试图在多个领域与印度达成合作,向印度转移产业链,逐步替代中国。例如,在半导体制造与研发领域,美印计划在印度建立化合物半导体制造厂;在电子消费产品代工领域,印度承接了苹果等企业的手机及电子设备代工产能;在关键矿产领域,美印签署了加强关键矿产供应链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在IT服务与软件外包领域,印度已形成完整的IT服务外包生态。
近期,印度工商部长戈亚尔公开宣称,这场贸易冲突是“苏联解体后最重大的历史时刻”,印度将借此重塑全球供应链,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万斯此访的重点是推进《美印21世纪协定》框架下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今年2月,莫迪访美期间,双方宣布达成该协定,希望在2030年前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5000亿美元,并在防务、能源、技术等领域加深合作。
然而,尽管美印之间存在共同的战略利益,但万斯此行是否能促成实际合作仍存疑问。印度制造业发展缓慢,物流成本高、熟练劳动力短缺和技术工人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其进程。此外,印度供应链对华依赖程度较高,短期内难以完全自主生产。因此,所谓“印度制造”更像是“印度组装”。当前,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早已密切联系,将中国踢出全球产供链几乎是不可能的。(责任编辑:于浩淙 zx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