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引发了美军高层的频繁焦虑表态,这种焦虑既反映了美国维护全球霸权的战略焦躁,也揭示了中国在科技、军事、基建等领域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结合美国军方近期言论及中国的发展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度分析。
美国太空司令部司令斯蒂芬·怀廷称,中国在太空军事能力、卫星监测网络及反卫星技术上的进展“令人震惊”,并预测到2030年中国将在多数太空技术领域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的突破尤为突出,例如2023年试验的洲际弹道导弹搭载高超音速滑翔器飞行超过4万公里,远超美国同类试验水平。相比之下,美国过去5年仅进行9次高超音速武器试验,且多次失败,技术差距逐渐显现。
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帕帕罗指出,中国军舰建造速度是美国的3倍,战机生产率是美国的1.2倍,且在人工智能、无人机等尖端技术应用上领先。中国通过军民融合模式,显著提升了装备研发效率,例如福建舰电磁弹射技术的快速应用,而美国同类技术因官僚主义和成本超支屡屡延误。
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理查德强调,中国在西部建设约120个导弹发射井,核武库扩张速度惊人,并已具备覆盖美国本土的洲际打击能力。中国2023年试射的高超音速武器进一步增强了战略威慑效能。
美国长期以“绝对安全”为标准,将中国正当的国防建设视为威胁。例如,美国军费常年占全球40%,2025年达8860亿美元,远超中国的2300亿美元,却仍渲染“中国威胁论”,本质是为维持军事霸权制造借口。
美军高官频繁炒作“中国速度”,实则为争取国会预算。例如,怀廷以“太空优势受挑战”为由要求增加拨款,帕帕罗则借“第一岛链空中优势”呼吁扩大军备投入。美国军工企业亦推波助澜,雷神公司CEO曾称中国高超音速武器已部署,而美国“落后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