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评论员:伊核谈判出现成功曙光 久违的对话引发全球关注

2025-04-16 22:32:30 来源:gzkind

美伊重开启谈判:久违的对话

评论员:伊核谈判出现成功曙光

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中,中东地区的局势始终牵动着世界的目光。美伊关系是这片土地上最为关键且敏感的议题之一。当地时间4月12日,美国与伊朗在阿曼首都马斯喀特就伊核问题举行间接谈判。这是自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以来,两国首次举行的高级别正式谈判,为陷入僵局多年的美伊关系带来了一丝曙光,也让国际社会看到了伊核问题和平解决的希望。

回顾美伊关系的历史,可谓是一部充满波折与冲突的长篇故事。伊朗凭借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在国际舞台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而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中东地区有着广泛的利益诉求。过去几十年里,美伊关系经历了多次起伏,从早期的相对友好到后来的急剧恶化,双方在伊核问题上的分歧愈发明显,冲突不断升级,让整个中东地区笼罩在紧张氛围之中。

此次谈判中,伊朗的核心诉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制裁解除与核权益的维护。多年来,美国单方面实施的制裁给伊朗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阻碍,涉及石油出口、金融交易、对外贸易等多个领域。因此,伊朗强烈要求美国全面解除制裁,恢复经济发展并改善民生。同时,伊朗坚称其核计划完全用于和平目的,旨在发展核能以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并在医学、科研等领域进行和平利用。伊朗表示,只要美国解除制裁,愿意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继续履行伊核协议框架下的义务,确保核计划的和平性质。

相比之下,美国的要求显得极为苛刻。美国不仅要求伊朗放弃整个核计划,还试图彻底剥夺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这种立场无疑是对伊朗主权的严重侵犯,增加了谈判难度。在谈判前夕,美国从军事和经济两个层面加大了对伊朗的施压力度。军事上,美国向印度洋上的迪戈加西亚岛军事基地部署了多架B-2隐形轰炸机,并下令“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打击群部署至中东地区,形成双航母打击群。经济上,美国不断实施新的制裁措施,进一步遏制伊朗经济。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威胁言论给此次伊核谈判增添了浓厚的火药味。他表示,如果谈判失败,美军准备对伊朗采取“深入且大规模的行动”。虽然美国表面上寻求外交途径,但始终没有放弃军事手段这一选项。然而,军事打击伊朗并非轻易能做出的决策。美国在中东地区已经经历了多年战争,国内民众对海外战争的支持度不断下降,反战情绪日益高涨。此外,伊朗也具备较强的防御能力,拥有地下核设施和大量导弹,可以对美军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基地构成严重威胁。一旦美国对伊朗发动军事行动,整个中东地区的局势将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可能引发地区军备竞赛,导致更多国家卷入冲突。

国际社会对美伊谈判及潜在军事冲突高度关注,普遍呼吁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伊核问题,避免军事冲突爆发。中国在伊核问题上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认为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伊核问题是唯一正确选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多次强调,美国应当展现政治诚意,参与对话协商,停止武力威胁和极限施压。俄罗斯作为伊朗的重要合作伙伴,也呼吁美伊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分歧,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欧盟等国际组织同样强调伊核协议对于维护地区和全球安全的重要性,希望美伊双方能够在伊核协议的框架下,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局势升级的行动。

尽管存在一些积极因素,如双方展现出一定的谈判意愿,阿曼在调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社会对和平解决伊核问题的强烈意愿也为谈判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但美伊谈判的前景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美伊之间长期积累的不信任是谈判的最大障碍之一。美国国内政治因素以及以色列等第三方的干扰也增加了谈判的复杂性。和平解决伊核问题对于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有助于稳定全球能源市场,促进世界经济健康发展。各方应保持克制,摒弃武力威胁和极限施压,坚持通过外交途径,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协商,寻求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化解美伊之间的矛盾,让伊核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