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农业农村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加入《关于预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报告、不管制捕鱼的港口国措施协定》以及全球打击非法捕捞制度体系的相关情况。该协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牵头制定,是近年来在全球渔业治理和打击非法捕捞方面最重要的国际文书之一。其目标是通过有效实施港口国措施,阻止非法捕捞的渔获物进入国际国内市场,确保海洋生物资源和生态系统的长期养护与可持续利用。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在发布会上宣布,经过多年的准备和审慎评估,并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决定加入《协定》,并于2025年3月17日向FAO总干事递交加入书。《协定》于2025年4月16日对中国生效。《协定》于2009年11月22日在罗马缔结,2016年6月5日正式生效。截至2025年4月15日,已有81个国家和地区一体化组织(欧盟)批准或加入了《协定》。
加入《协定》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渔业治理、维护国际渔业秩序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国在加强港口国监管、保护海洋渔业资源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海洋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渔业可持续发展对于完善全球海洋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全球海洋治理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加入《协定》体现了中国积极履行港口国义务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坚决打击非法捕捞的决心和信心。
中国将以此为契机,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国际渔业秩序,推进渔业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目标,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助力全球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贡献。(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