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被国家除名的“叛徒”,从乌克兰难民到世界冠军! 立场反转引发争议

2025-04-15 14:24:19 来源:盘古小博士

被国家除名的“叛徒”,从乌克兰难民到世界冠军! 立场反转引发争议!维多利亚·斯帕茨对着英国《每日电讯报》的镜头表示:“如果乌克兰人再选泽连斯基,整个国家都会被他们败光!”这位美国国会唯一的乌克兰裔女议员用切尔尼戈夫州口音的英语向“母国”总统发起攻击。她的言论像一颗深水炸弹,炸开了俄乌冲突的舆论场,割地停火、换总统、美国利益优先,每一个词都在撕裂乌克兰社会的伤口。

被国家除名的“叛徒”,从乌克兰难民到世界冠军!

斯帕茨的履历本身就是一场身份战争。22岁前在乌克兰生活,2000年移民美国,从会计一路爬到印第安纳州国会议员的位置。她的办公室里挂着切尔尼戈夫老家的照片,却在采访中将乌克兰人称为“他们”。这种分裂感贯穿她的政治生涯:一边自称“深爱乌克兰”,一边公开支持特朗普对乌援助改贷款的政策。2022年她还支持军援乌克兰,2024年却带头反对610亿美元援助法案,理由是“泽连斯基政府腐败成性”。

被国家除名的“叛徒”,从乌克兰难民到世界冠军! 立场反转引发争议

这种反转被基辅骂作“政治投机”,却在美国共和党内收获掌声,马乔里·泰勒·格林等极右翼议员公开声援,称其“把美国纳税人放在第一位”。最刺痛乌克兰人的,是她对领土问题的表态。“谈判桌上保不住的领土,战场上更守不住。”斯帕茨在市政厅会议上摊开地图,指着库尔斯克方向说,“俄军去年8月至今已推进500平方公里,乌军每月丢掉数百平方公里土地,这种慢性死亡还要持续多久?”她的解决方案直白到残酷:立即停火、承认现状、换领导人。

被国家除名的“叛徒”,从乌克兰难民到世界冠军! 立场反转引发争议

乌克兰外交部用海报反击:“我们的土地永远属于乌克兰!”议长斯特凡丘克更毒舌,把斯帕茨比作“普京特使”。这种激烈反应背后,是前线日益吃紧的窘境,俄军在苏贾市上演的“国旗闹剧”暴露出乌军的绝望:用无人机空投国旗宣示主权,却被俄军反手炸成碎片。瑟尔斯基接任总司令后的战绩更令人窒息。库尔斯克方向单日推进2.1平方公里,红利曼北侧3.79平方公里,塞弗尔斯克东侧农田1.93平方公里……这些枯燥的数字拼成残酷现实:过去一年,乌军防线像融化的黄油般收缩。斯帕茨抓住这点猛攻:“撤换扎卢日内是致命错误,现在连表演插旗都要用无人机,这不是战争,是行为艺术!”

前线的溃败催化着民意寒流。基辅社会学研究所数据显示,支持“战斗到底”的民众从63%暴跌至38%,过半人选择“停火谈判”。哈尔科夫居民玛丽娜在地下室表示:“我受够了每天抢面包的日子,哪怕和平需要代价。”这种情绪,正成为斯帕茨言论的温床。

斯帕茨背后站着特朗普的阴影。她盛赞特朗普“推动和谈的智慧”,痛批拜登“无底洞式援助”。这种站队充满算计,2月白宫会谈时,泽连斯基与特朗普的争吵被她定性为“外交灾难”,称其“侮辱美国总统”。共和党借机发难,要求审查每笔对乌援助,民主党则骂她“变相鼓励俄罗斯扩张”。美国的援乌阵线正在崩解。79%共和党选民反对继续军援,民主党内部也出现裂痕。斯帕茨提出的“贷款替代援助”方案,看似给乌克兰留活路,实则埋下债务陷阱,以乌东剩余领土作抵押,这招被基辅痛斥为“经济殖民”。

更隐秘的博弈藏在能源交易里。特朗普被曝曾考虑用承认俄控领土换取莫斯科在页岩气项目上的让步。斯帕茨的割地主张,恰好为这种交易铺路。当她在印第安纳州油气大亨的宴会上谈笑风生时,乌克兰的土地成了谈判桌上的筹码。

切尔尼戈夫老家的亲戚收到死亡威胁时,斯帕茨在推特反击:“真正的爱国不是送儿子去死,而是阻止更多母亲哭泣。”这句话撕开乌克兰移民的集体创伤,超过650万难民流落欧美,他们在支持故国与融入新家园之间挣扎。这种撕裂在战场上具象化。乌军第47机械旅的安德烈说:“我们在用血证明忠诚,她却在国会山用英语教我们投降。”而移民芝加哥的奥克萨娜支持斯帕茨:“我父母还在哈尔科夫挨炸,停战比虚幻的胜利更实际。”

美国政坛的乌克兰裔群体也在站队。底特律的乌裔社区挂出“斯帕茨背叛者”横幅,休斯顿的同乡会却为她筹集竞选资金。这种分裂折射出残酷现实:当战争持续三年,连血浓于水的情谊都被炮火炸成碎片。

尽管乌克兰大选因战时状态推迟,美国的施压已暗流涌动。消息人士透露,国务院特使密会季莫申科、波罗申科等反对派,讨论“后泽连斯基时代”布局。斯帕茨的喊话恰似为这场权力更迭吹响号角,她在印第安纳州办公室的玻璃窗上,用红色马克笔反复书写:“换总统,救国土。”泽连斯基的应对尽显挣扎。他一面声称“愿为和平让步”,一面咬死1991年边界红线。这种摇摆被斯帕茨嘲讽为“精神分裂”:“既想当民族英雄,又不敢承认失败,最后只会把国家拖进深渊。”

战场上的无人机还在呼啸,基辅街头的海报新换了标语:“不割地,不投降,不背叛。”但超市里空荡的货架和银行里贬值的格里夫纳,正在消解这些口号的底气。当斯帕茨的声音跨过大西洋,在第聂伯河两岸激起回响,或许最残酷的战争早已不在战壕里,而在每个乌克兰人撕裂的心里。(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