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稀土危机,美国的自救行动显得无力。五角大楼虽紧急启封战略储备,但区区500吨稀土对于F-47项目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重启加州芒廷帕斯矿的举动也因环保和技术问题进展缓慢。澳大利亚的稀土开发计划同样进展迟缓,Lynas加工厂的产品纯度仍比中国低两个数量级。讽刺的是,美国企业甚至开始从废旧手机中提炼稀土,这种回收方案既无法满足军工需求,也暴露了产业空心化的窘境。
中国的反制之所以令西方恐慌,在于打出了组合拳。除了直接限制稀土出口,2023年将稀土萃取分离技术列入禁止出口目录才是真正的杀手锏。这相当于在材料供应链上构筑了双重壁垒:即便美国能找到稀土矿源,没有中国的串级萃取技术,也无法获得高纯度的军工级产品。就像给对手设置了数学题却收走了计算器,美国工程师拿着粗加工的稀土矿无从下手。
在这场博弈中,F-47项目的困境只是冰山一角。从F-35生产线因TR-3模块断供停工7个月,到“伯克III”驱逐舰等着雷达下锅,中国稀土管制的蝴蝶效应正在美军工体系内引发连锁反应。欧洲媒体形容美国航空业“手忙脚乱”,俄罗斯网站则幸灾乐祸,这种态度差异说明中国在战略资源领域的主动权已能牵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