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注电子产业的同时,印度制药业也未能幸免。印度制药业与美国密切相关,根据印度药品出口促进委员会的数据,2024财年,印度279亿美元的药品出口总额中,美国占了87亿美元。美国使用的仿制药中有超过45%是在印度生产的,再加上15%的生物类似药,印度面临的风险显而易见。
特朗普将印度制药业和中国的电子业作为谈判筹码来要挟美国企业加快对美国本土的投资,这一做法无疑是对印度制药业的不公平对待。印度制药业在全球医药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全球患者提供了大量价格实惠的药品。美国的贸易政策如果过度打压印度制药业,可能会导致全球药品供应短缺,影响全球公共卫生安全。而且,这种以邻为壑的贸易政策也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特朗普政令的反复无常让企业陷入了“决策困境”。企业在进行战略决策时,需要考虑市场需求、成本、政策环境等因素。然而,美国政府这种不稳定的政策环境让企业难以做出准确的决策。对于科技公司来说,他们原本计划利用关税豁免的机会扩大进口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但现在,关税的征收让他们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考虑在美国本土建立生产基地或寻找其他替代供应商。这些决策需要时间和资金的支持,且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对于印度制药企业来说,他们也需要重新评估在美国市场的业务布局,考虑是否减少对美国的出口或加强在其他市场的拓展。
最大的问题是,特朗普还只有1000天的任期,而工厂建设却不可能在1000天内完成。半导体产业和制药产业都是需要长期投入和积累的产业,建设工厂、培养人才、研发技术都需要时间。特朗普试图通过关税手段在短时间内推动产业回流,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现实的。即使美国政府能够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企业也需要考虑到投资的风险和回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更倾向于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且,美国的劳动力成本、环保要求等因素也可能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