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日前发表了《关于中美经贸关系若干问题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揭示了一个事实:美国推动的持续贸易战没有带来战略收益,反而给所有相关方造成了经济损害,尤其是美国的家庭和行业。多年来,华盛顿一直将美中经济关系视为一场竞争,认为中国利用贸易来破坏美国产业。但数据讲述了一个不同的故事。
中国对美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电机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家具、玩具和塑料制品,占出口总额的57.2%。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商品则为矿物燃料、机械器具、电机电气设备、光学仪器和大豆等含油子仁,占进口总额的52.8%。在服务业方面,双边贸易同样蓬勃发展。2022年,美国公司在华收入约4905亿美元,很少有其他国家能为美国企业提供如此高的准入和机会。
自2018年以来,美国对价值超过5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理由是保护就业和重振制造业。然而,近七年后,结果并不令人鼓舞。关税实际上对美国消费者而言如同累退税,大部分成本被转嫁给消费者,导致目标商品的通胀速度超过了总体通胀,对中低收入家庭影响尤为严重。
中国的报复性关税也重创了美国出口商。为了应对贸易战,中国实现了采购多元化,美国农民和能源生产商因此被边缘化。此外,关税未能纠正贸易不平衡,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依然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宏观经济基本面如高消费、低储蓄率和美元的全球地位所致。
贸易战不仅造成双边损失,还使全球供应链更加动荡。企业重新考虑采购策略,推迟投资,并转嫁成本。这种做法破坏了全球贸易体系,发出一个信号:世界最大经济体在方便时会回避规则。呼吁与中国脱钩不仅不切实际,在经济上也是危险的。美中两国产业嵌入复杂的价值链中,脱钩不会让制造业回流,只会通过成本更高、效率更低的渠道进行转移。
如果华盛顿认真对待其经济领导地位,必须放弃贸易即战场的幻想。贸易战不仅是战略错误,更是经济错误,拖延时间越长,付出的代价就越高。(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