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国而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中国出口的电子产品在美国占有相当比例的市场份额,美国86%的游戏机、79%的PC显示器、73%的智能手机、70%的锂离子电池和66%的笔记本电脑都要依赖中国进口。如果不从中国采购,美国公司和消费者基本很难找到替代品。有媒体推算,如果特朗普对中国征收125%关税的行政命令继续有效,约1000亿美元产品的价格可能会翻一番。不少华尔街分析师指出,在美国制造许多电子产品的成本将使其价格飙涨数千美元,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建立完整产线和配套。
而在半导体领域,美国加税恐怕也会面临一系列连锁反应。海关对半导体加征关税通常涉及原产地界定的问题,现在美国主要根据最后加工环节的所在地来定义原产地。目前亚洲是全球晶圆生产和芯片封装的重地,尤其在封测环节,全球近八成的份额在亚洲地区。英伟达、高通、博通、Marvell这些美国芯片设计公司委托下单后,台积电、三星、中芯国际、格罗方德、联电等代工厂大多是在亚洲完成晶圆制造和封测,所以特朗普一旦对亚洲或中国进口的半导体加税,实际上会打击到不少美国自己的企业。
面对美方的肆意加税,中国对美反制关税税率已提高至125%,美国不少IDM厂商或要因此付出重税的代价。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发布《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紧急通知》,明确“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英特尔、德州仪器、美光、ADI等美国芯片公司采用从设计、制造、封测到销售都一手包办的IDM模式,晶圆制造的主要产能就在美国本土,在美国完成流片再送到亚洲进行封装测试,所以出口到中国依然会按美国原产地计算关税。高关税更会加速中国的国产替代,进一步流失中国市场份额。
不过,一些分析师看来这也只是缓兵之计。美国智库兰德公司亚洲研究中心副主任Gerard DiPippo评论称,美国宣布关税豁免,主要是为了降低对中国一些关键商品的“进口崩溃风险”,减轻对美国科技公司和消费者的影响,但这并不是转向,而是一次战术性喘息。特朗普一旦取消半导体关税豁免,将对全球芯片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包括成本上升、需求减弱、供应链重组压力增加,以及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升级。(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