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再犯一次百年前的错误吗!美国建国后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关税法案》,随后又出台了第二、第三《关税法案》。这表明,美国在历史上长期利用关税实施贸易和产业保护。某种程度上,美国的历史是一部关税保护史。
清明节期间,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加征高额“对等关税”,引发多国反制措施,导致全球股市连续多日暴跌。尽管市场对此已有预期,但远超预期的高关税仍引发美国内外一致反对。
这一举动让人联想到上世纪的大萧条和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对等关税”宣布日或成为“特朗普交易”到“特朗普衰退”的转折点。
1930年6月,《斯姆特-霍利法案》正式签署。该法案旨在保护美国农业和工业,在利益集团和民众的压力下,演变为对所有农产品和工业品加征关税的法案。通过该法案,美国大幅提高了2万种进口商品的关税,平均税率超过55%。
《斯姆特-霍利法案》导致各国对美国采取报复措施,引发了全球保护主义浪潮,提高了全球贸易的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例如,意大利立即提高了针对美国汽车的关税,上调幅度达100%到167%;法国也对美国进口的汽车和机械征收高关税;西班牙专门针对美国出台了《韦斯关税法案》,对美国进口的汽车、轮胎和设备加征更高关税。英国则放弃了坚守百年的自由贸易政策,对大部分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并与加拿大、印度等签署《渥太华协定》形成低关税区域。结果,免税进入英国的美国商品从1930年的70.5%锐减到1932年的20.5%。
《斯姆特-霍利法案》实施后,美国失业率飙升,工业萎缩,甚至政治出现危机。1930年法案实施时,美国失业率为8.7%,一年后翻倍至16%,1933年达到24.9%的历史高位。制造业方面,美国汽车销量从1929年的530万辆锐减到1932年的130万辆,福特汽车公司裁员高达70%。金融业也遭受重创,1930-1933年间约五分之一的银行倒闭,引发金融危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回顾《斯姆特-霍利法案》的前因后果,美国领导人应从中汲取教训,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特朗普要再犯一次百年前的错误吗!(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