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美国国务院宣布批准向菲律宾出售20架F-16战斗机及相关设备,总价值高达55.8亿美元,平均每架战机单价约2.8亿美元。这一价格远超市场预期,引发外界质疑:这更像是对菲律宾的“敲诈勒索”。在美菲关系深化与南海局势紧张的背景下,美国此举究竟是支持盟友,还是趁机谋取暴利?
F-16作为一款成熟的第四代战斗机,其基本型号(F-16C/D Block 50/52)的单价通常在3000万至5000万美元之间,即便升级到最新的Block 70/72版本,单价也多在8000万至1亿美元之间。然而,此次对菲律宾的报价却高达2.8亿美元,令人咋舌。分析人士指出,这一价格不仅包括战机本身,还可能捆绑了昂贵的配套设备、武器系统、培训服务和长期维护合同。
美国经常在军售中附加高利润的“全套服务”,如AIM-120先进中程空空导弹、精确制导炸弹、雷达升级包以及后勤支持等,这些附加项往往将成本推高数倍。美国可能以“定制化”为由,为菲律宾量身打造所谓“增强海域感知和对敌防空压制能力”的配置,进一步抬高价格。这种“打包式”销售是否真正符合菲律宾的实际需求,仍存疑问。
此次军售正值菲律宾与中国在南海争端升温之际。马尼拉在现任总统马科斯领导下,采取强硬姿态对抗北京,而美国则借机强化与菲律宾的军事纽带。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近期访菲时宣称,双方需“并肩抵御来自中国的威胁”,为军售铺垫了政治背景。这种“战略支持”似乎更多是美国地缘博弈的筹码,而非单纯的盟友援助。
菲律宾地理位置靠近南海和台湾海峡,对美国遏制中国具有重要意义。F-16的高昂报价很可能包含了隐性的“地缘政治溢价”——美国利用菲律宾对军事现代化的迫切需求,以及其在对抗中国时的依赖心理,抬高要价。菲律宾军事首领布劳纳将军表示,若台湾有变,菲律宾“不可避免”卷入冲突,这无疑加剧了马尼拉对先进武器的渴求,也让美国在谈判中占据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