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给中国48小时考虑中方的答复很痛快!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输入的商品加征34%的关税。短短48小时内,中国出台政策对美国实施同等力度的关税反制。特朗普对此回应称“中国不应该这么做”。
中国的反制措施直接针对美国的技术封锁。商务部将16家涉及军事技术和情报分析的美国实体纳入出口限制清单,包括高点航空和内华达山脉公司等战略领域核心企业,切断了其获取稀土材料和超级计算机等关键技术的通道。这种策略让美国军工复合体首次感受到技术依赖带来的苦涩。
此外,中国暂停了六家美国农产品企业的输华资质,这看似普通的贸易举措实际上精准打击了特朗普的政治根基。农业州因大豆、玉米滞销遭受损失。更关键的是,中国对镝、铽等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控制了全球新能源产业和军工制造的重要资源。
中美贸易战升级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根据数据统计,2024年3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5%,创两年新高。若关税战升级,美国家庭年支出可能增加4200美元,透支美国消费者的未来。新关税政策预计为美国企业带来4330亿美元的额外成本,依赖中国供应链的苹果、特斯拉等巨头股价应声下跌,制造业和零售业利润空间被压缩。美国贸易逆差也将进一步加剧。
历史上,1930年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导致全球贸易萎缩60%,加剧经济大萧条。若中美全面加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全球经济衰退概率将升至40%。美国关税政策落地后,全球股市应声而跌,越南股市单日暴跌12%,日本对美出口骤降24%,欧盟股指跌幅超5%,全球供应链紊乱风险上升。
在这场贸易战中,面对美方极限施压,将进一步推动全球贸易重构。中国正加速推进“去美元化”,中俄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突破90%,沙特对华石油贸易人民币结算达42%,美元在全球的地位岌岌可危。美国智库提醒,若全面加征关税,美国GDP将萎缩1.5%,中方的反制措施将使这一数字成倍放大。
中美经济高度互补,关税战本质是“双输博弈”。美国若继续单边施压,不仅难以解决结构性矛盾,还将加剧自身通胀、削弱国际领导力。外交部长王毅指出,贸易战没有赢家,唯有回归对话合作的轨道,才能避免重蹈历史覆辙。(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