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架B-2轰炸机再次对也门进行空袭,但胡塞武装依然屹立不倒。这并非美军首次出动B-2轰炸也门,在拜登时期,美军就曾使用B-1B和B-2等战略轰炸机对也门进行多次空袭。尽管如此,胡塞武装并未被击垮。即使知道无法彻底击败胡塞,特朗普政府仍选择继续加大军事行动力度,其背后的真实意图值得探究。
胡塞武装的实力不容小觑,它是冷战结束后全球首支在海上让美军航母陷入困境的地方武装。美军首次失去了红海的制海权,“杜鲁门”号被迫后撤800公里。短短30年间,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军现在却难以压制胡塞武装,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美军战斗力有所下降。例如,“卡尔·文森”号服役已达43年,“杜鲁门”号也有27年的服役历史,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F-18舰载机在过去可能是顶尖技术,但在2025年,没有电子战飞机的掩护,F-18面对胡塞武装时显得力不从心。美军对胡塞的轰炸虽然规模庞大,但缺乏精度,F-18不敢深入且无法携带精确制导重型航空炸弹,因此打击效果有限。
另一方面,胡塞武装得益于伊朗的技术支持。伊朗通过多年研发建立了强大的导弹和无人机工业,并将这些技术传授给胡塞武装。胡塞武装以低成本大量生产导弹和无人机,控制曼德海峡,袭击美军航母,封锁红海出海口。这种“以弱胜强”的战术使得胡塞武装在成本上远低于美军,只要将美军拖入消耗战,美军的损失就会超过胡塞。
美军为何要动用B-2轰炸机?主要原因是F-18已不足以应对胡塞武装。美军现役B-2轰炸机仅有19架,却一次性派出6架攻击胡塞,显示出极大的决心。具体原因有三:一是威慑伊朗,通过轰炸也门为可能的对伊行动做准备;二是测试新型钻地炸弹的实战效果,尤其是GBU-57巨型钻地炸弹;三是极限施压伊朗,争取在美伊谈判中获得更大筹码。
美军频繁轰炸胡塞武装,但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反映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焦虑。在俄乌冲突中,特朗普既无法掌控泽连斯基,也无法遏制普京;在中东,特朗普对胡塞和伊朗的威胁也未见成效;而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战,美国也遭遇了全面反击。在中俄伊三条战线上,特朗普政府正面临严峻挑战。(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