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两天后,中方出台系列措施反击,包括加征关税和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些措施引发外媒广泛关注,尤其是稀土出口管制,预计会对美国公司产生广泛影响。
中国在稀土供应领域占据主导地位,此次反制不仅波及国防科技领域,还可能冲击美国的海上风力涡轮机计划。美洲稀土矿产公司高管表示,中国制定这份清单是经过战略考虑的,每一项都瞄准了美国经济的关键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管制法》等法律法规,商务部和海关总署于4月4日发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公告,并于当日生效。商务部发言人强调,此举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扩散等国际义务,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彭博社指出,这些稀土元素广泛应用于光学激光器、雷达设备、风力涡轮机的高性能磁体、喷气发动机涂层、通信等领域。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中国占全球稀土产量约70%,2020年至2023年,美国70%的稀土化合物和金属进口来自中国。
中国几乎掌控着稀土产业,不仅是全球主要的稀土开采商和精炼商,也是稀土磁体的主要生产商。稀土磁体对军事和民用技术至关重要,如导弹防御系统、攻击型潜艇、F-35战斗机以及电动汽车产业。尽管美国政府已出资推动打破中国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但进展缓慢,美国及其盟友仍高度依赖中国稀土。
为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与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等方式获取更多稀土资源。然而,《华尔街日报》报道,即使美国能开采更多稀土,也可能不得不将大部分稀土运往中国进行加工。
路透社报道,稀土是一组包含17种元素的矿产,广泛应用于国防、电动汽车、能源和电子行业。中国生产了全球约90%的精炼稀土,而美国只有一座稀土矿,其大部分稀土依赖中国供应。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特斯拉和苹果等美国公司在其供应链中都使用了中国的稀土。
分析师认为,中国进行了强力反击,不仅包括开采的矿物,还包括永磁体等成品,这些产品难以被取代。虽然出口管制不等于全面禁止出口,但可以通过限制发放的出口许可证数量来控制出货量。
阿达玛斯情报创始人瑞安·卡斯蒂略表示,中国的这一举措将导致对有限替代供应来源(主要是日本和韩国)的争夺。一些美国航空航天制造商因用于航空电子设备的稀土只能从中国采购而感到担忧。雷神技术和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拒绝置评,波音和通用电气公司没有回应置评请求。
美国政府储备了一些稀土,但无法长期供应本国军工企业。Project Blue的大卫·梅里曼表示,限制重稀土尤为重要,因为中国对这些元素的控制更为严格。目前,除了中国、缅甸和老挝之外,只有一个以重稀土为重点的开采项目。巴西的塞拉维德矿正在将矿石运往中国进行加工。
地缘政治咨询公司Horizon Advisory的联合创始人内森·皮卡西克说,中国愿意升级对抗,这可能是与美国反复谈判博弈中的第一枪。佛罗里达州的先进磁体实验室总裁韦德·森蒂表示,真正担心的是这场贸易冲突是否会进一步升级。
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分析师雅各布·冈特表示,中方反制可能会刺激美国等西方国家努力建立替代供应链,但进展缓慢。美国矿物开采企业尼奥科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马克·史密斯坦言,这需要时间。中方公布反制措施后,尼奥科的股价下跌了8.1%,MP材料公司的股价下跌了10.1%。
香港媒体形容,中方精准反击管制稀土出口,“直插美国军工心脏”。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表示,此轮反制对稀土实施出口管制,能够将其影响限制在相关领域,实现精准反击。军事专家宋忠平指出,中重稀土在导弹、雷达、永磁铁等众多军事领域广泛应用,价格更高且开采难度更大。中国对美国实施稀土制裁,就是要直击美国要害,让美国认识到若对中国进行所谓贸易制裁和加征关税,中国也有足够手段予以回击。
除了对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外,中方发布的系列反制措施还包括: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将高点航空技术公司等16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将斯凯迪奥公司等11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暂停6家美国企业产品输华资质;在世贸组织就美国对华产品加征“对等关税”措施提起诉讼等。
德国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尔格·克莱默形容,中国此前对美国的关税行动多以防守为主,而此次强硬反击标志着这种态度的终结。汉堡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西鲁斯·德拉·鲁比亚表示,指望各国在美国的强势姿态前俯首称臣、不作出任何回应,这种想法从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日内瓦隆奥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沙尔表示,现在做出最终评估还为时过早。北欧联合银行首席市场策略师冯格雷西说,中国的反应似乎比预期的要强烈,但如果特朗普对中国的报复也作出反应,那么市场可能会再次受到打击。(责任编辑:张小花 TT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