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专家称欧盟需尽快反制美国 应对贸易战挑战!4月2日,美国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商品的税率高达34%。4日,中国迅速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在欧洲,美国对欧盟商品额外加征20%的关税,德国政界和产业界认为这将使德国企业和经济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25%的关税,被认为可能系统性摧毁德国汽车行业。
德国汽车研究中心创始人、知名汽车产业经济学家费尔迪南德·多顿霍弗尔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坏的消息,但并非突然,而是已经持续了几个月。特朗普的非理性贸易政策不仅给德国工业带来破坏性影响,也波及整个欧洲。他认为,德国需要反击,与美国保持一定距离,并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如中国。几周后的上海国际汽车展就是一个机会。
在特朗普新一轮关税宣布之前,德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调整生产策略以减轻负面影响。一些专家建议采用“在销售的地方制造”战略,提高本地制造能力。例如,奥迪正在研究如何将其Q5的生产从墨西哥转移到美国。此外,奥迪和法拉利等公司考虑通过价格调整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则重新评估其采购策略,减少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口零部件的依赖。高端品牌还考虑减少产量和推迟新设备投资,以控制成本增加。
多顿霍弗尔强调,欧盟不能消极应对,应尽快寻找反制措施。他建议欧盟可以从科技互联网行业入手,对美加征关税。然而,分析人士指出,德国汽车制造商的应对措施存在挑战,短期内难以见效。搬迁产地需要较长时间筹备,而将成本转移给终端客户会减少需求。供应链重组也需要时间和跨境协调。因此,产业专家提出将部分生产转移到波兰、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这些国家成本效益高且靠近德国,可以作为替代枢纽。
不仅是汽车产业,特朗普加征关税的做法引发德国政界的强烈反对。Ifo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显示,互惠关税将使德国对美国的出口减少不到3%,但如果关税增加到20%或更多,可能会导致出口下降15%。报告指出,美国最新的关税政策是对基于规则的全球经济秩序的正面攻击,破坏了数十年来的多边主义。由于中美贸易形势严峻,依赖这两个市场的德国面临重大挑战。(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