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债总额高达36.6万亿美元,每个新生儿一出生就背负着约21.5万美元的债务。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直言“美国将破产”,引发广泛关注。他的话是危言耸听还是有深意?美国不仅没有缩减开支,反而通过提高关税来试图让其他国家分担其债务。这让人联想到34年前阿根廷经济崩盘的历史教训。
关于美国是否真的面临债务危机,各界意见不一。美联储表示降息需视情况而定,但已悄悄准备应对可能的经济风暴。特朗普政府则计划对国外商品征收无差别关税,意图增加财政收入。然而,这种政策不仅影响美国自身,还会导致全球供应链动荡,农产品、原材料和制造业价格飙升,各国经济都受到影响。
市场对此反应强烈,纳斯达克指数在3月30日下跌2.7%,创2025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高盛下调了美国经济增长预期。美国之所以敢挥舞关税大棒,主要依赖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然而,近年来“去美元化”趋势明显,沙特、俄罗斯等国开始减少美元资产持有量,甚至一些普通人也不再信任美元。
美国希望通过关税增加财政收入,同时依赖全球为其巨额债务买单。这种模式虽然维持了几十年,但现在变得越来越不可持续。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预测,如果按照当前债务扩张速度,到2028年美国赤字将无法承受,可能需要采取极端手段如赖账或强制债务重组。
美联储和白宫在货币政策上的分歧也加剧了不确定性。美联储希望通过控制利率稳定金融市场,而特朗普则希望通过加税刺激财政收入。美国银行业持有的债券浮亏已达6000亿美元,接近2008年的次贷危机规模。美债拍卖认购率创下新低,表明全球投资者对美国债务失去信心。
面对资金压力,美国提出与债权国达成交易,用对等关税换取更多美债购买。各国开始囤积黄金和推进数字货币,以应对潜在的货币体系崩溃。消费市场活力下降,企业纷纷宣布关店计划。增税和缩减军费预算等解决债务问题的方法引发两党激烈争论,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
这场美国债务危机不仅对中国等债权国有影响,还警示全球当一个国家长期靠债务堆积繁荣时,代价终将显现。尽管有人强调美国经济的韧性,但连美国人自己都对美元失去信任时,这种信任的坍塌或许比任何经济工具更致命。(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