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推行的全球加税政策对全球供应链和贸易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自宣布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的永久性关税以来,全球汽车产业遭受重创。日本作为汽车产业占GDP 8%的国家,依赖美国市场,该政策直接冲击了其出口企业,打乱了在美国市场的布局与销售计划,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产能规划也需重新调整。欧盟方面,德国作为汽车产业强国,众多知名车企受到影响,供应链断裂风险加剧。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与美国车企长期合作,加税使得零部件供应成本增加,运输周期不稳定,进而影响整车生产进度。
跨国企业如苹果由于供应链全球化程度极高,在全球多地布局生产与组装环节,面临成本飙升的问题。例如,苹果部分零部件来自亚洲,运往美国组装销售,加税导致运输成本和关税成本大幅增加,利润被严重侵蚀。企业试图将产能转移至其他地区以规避关税,但面临诸多困难。东南亚地区虽劳动力成本低,但基础设施和技术工人储备无法满足苹果的生产需求,原本被视为“避风港”的东南亚因关税抵消了成本优势,产能转移计划受阻。
这一政策还恶化了美国与盟友的关系。欧盟、加拿大、日本等28国集体反对美国加税行为。欧盟计划启用“反胁迫工具”,通过法律手段和贸易反制措施对抗美国不合理的贸易政策,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和贸易地位。加拿大考虑实施对等报复性关税,以回应美国对其商品加征关税的行为,保护本国产业和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多国开始寻求与中国合作,以对冲美国加税带来的风险。如欧盟部分企业增加与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合作,共同开发技术、拓展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