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到,在网络空间和日常生活中,对于美国向台湾作出的所谓“承诺”,民众也持越来越怀疑的态度。今年3月初,一个深受岛内大学生欢迎的网络平台发起了一项非正式民调,询问鉴于乌克兰局势的最新事态发展,受访者究竟是更愿意“保卫台湾”,还是更愿意“投降”,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
“赖清德似乎对这些情绪视而不见,他没有与台湾岛内各方接触,就我们应该走向何方发起一场紧急的全体讨论,而是选择制造恐惧和对抗,重拾黑暗的冷战言论。”文章所指的,是赖清德于3月13日再度宣扬两岸“互不隶属”的分裂谬论,将大陆界定为“境外敌对势力”。
龙应台称,赖清德做法的错误在于,台湾不能指望美国的所谓“支持”,台湾人早就意识到,美国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特朗普甚至认为台湾从美国“窃取”了半导体产业。
她认为,台湾和平保障自由的唯一途径,是“以某种方式与中国大陆和解”,如果回望历史,这也是可以实现的。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海峡两岸分隔造成了关系上的疏远,但在冷战结束后,两岸关系逐渐解冻。特别是在2008年到2016年,两岸关系处于最佳状态,正是与中国大陆在学术、文化和商业等各领域开展合作交流,确保了台湾那一时期的稳定和繁荣。龙应台列举过往种种事例,以此证明海峡两岸的和解是有可能实现的。
令人遗憾的是,这扇“和平之窗”很快就被民进党当局所关闭,导致两岸之间的敌意螺旋不断上升,民进党当局对待中国大陆的态度,又回到了渲染对抗和恐惧的状态。民进党当局滋生出仇恨和不信任,以至于在台湾岛内,即使人们提出与中国大陆和平相处的建议,也会被污蔑为“幼稚”,或者更糟的是,被扣上“投降和背叛”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