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美媒质疑:芬太尼危机真的应该归咎于中国吗?

2025-04-01 16:05:29 来源:观察者网

近些年来,美国不断将国内日益严重的芬太尼滥用问题归咎于外部势力,尤其是频繁指责中国,并试图将这一公共健康危机政治化、外交化。特别是在特朗普执政期间,这种甩锅行为更是变本加厉。特朗普政府以所谓“遏制芬太尼输入”为由,对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部分商品接连加征关税,强行将毒品议题与中美贸易战捆绑,借安全话语为其关税政策提供所谓的“正当性”。

中方对此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强调美国滥用阿片类药物的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身监管体系存在重大缺陷,以及长期以来对处方药滥用问题的放任甚至纵容。

3月31日,美国VOX新闻网刊文质疑:美国国内的阿片类药物危机,为何会沦为外交工具?芬太尼泛滥的罪责,真的应由中国、加拿大或墨西哥承担吗?

文章指出,过去两个月里,芬太尼在美国的国家安全议题和经济战略中,角色日益被强化。这一转变在某种程度上,是特朗普及其团队主动塑造的结果。早在竞选时期,特朗普就高频提及芬太尼问题,并将其包装成移民与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VOX直言,这不过是特朗普拿芬太尼当“幌子”,试图为其强硬的边境政策和关税策略涂抹上一层“安全考量”的外衣。

美媒质疑:芬太尼危机真的应该归咎于中国吗?

芬太尼作为一种高度合成的阿片类止痛药,原本在医学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麻醉手术和缓解癌痛。因其起效迅速、药力强劲,早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就受到国际层面的严格监管。但随着美国在90年代爆发大规模处方药滥用浪潮,越来越多对止痛药上瘾的患者开始转向非法阿片类毒品,最终导致芬太尼进入地下市场,并成为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替代品。

2012年起,非法芬太尼的流入逐渐加剧,2016年之后更成为美国毒品致死的“头号杀手”。根据美国疾控中心(CDC)发布的数据,2023年因合成阿片类药物过量死亡的美国人高达7.5万人,占所有药物过量死亡人数的近七成,成为18至45岁成年人死亡的主因。

事实上,早在2019年,中国就在全球率先实施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的政策,并与美方开展多轮禁毒合作。中国在该领域所展现出的严厉打击态度、法律执行力以及对全球毒品治理的责任感,早已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可。

VOX在报道中指出,中国是极少数对毒品犯罪仍保留死刑制度的国家之一,执法层面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但令人不解的是,美国一些政客依然无视事实,持续炒作“中国管控不力”论调,甚至有人用所谓“逆向鸦片战争”的荒唐说法对中国进行污蔑。

多位受访专家对美方的这种指责表示质疑。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跨国犯罪问题专家费尔巴布-布朗明确指出,要有效应对芬太尼问题,必须在遏制供应、控制需求、减少危害等方面同步发力。然而,特朗普政府显然只盯着“供应端”做文章,忽视了真正决定市场是否存在的“需求端”。

她指出,美方过去曾对南美国家如玻利维亚、哥伦比亚施压以消除毒品源头,但对中国、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惩罚方式更为极端,已不再局限于外交交涉,而是通过关税、贸易战等手段进行实质性打击。

前美国缉毒局特工维吉尔也警告称,对外搞“强硬路线”无法解决问题,反而会破坏原本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他指出,中国在阻断相关化学品流向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如果美方继续采取敌对态度,未来可能连现有合作的基础也将被削弱。

“当你不通过外交协商,而是靠关税施压来解决问题,这只会带来更多对立。”维吉尔直言。他还指出,只要美国国内对阿片类药物的需求不减,即便中国全面配合,美国也可能会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新一轮毒品输入,比如同样具备强大化工产业的印度。

来自兰德公司的研究员卢基也强调,监管合成毒品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合成毒品的生产方式灵活多变,配方稍作调整就能绕过法律监管,这给全球各国的执法机关都带来了巨大挑战。他呼吁应采取突破性的应对思路,而不是一味延续当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更令人质疑的是,特朗普政府一方面高调打击芬太尼,另一方面却在一些关键领域表现出令人不解的“放水”态度。例如,对于毒品交易中愈发常见的加密货币支付手段,特朗普团队不仅监管松懈,甚至还释放了暗网著名毒品交易平台“丝路”创始人乌尔布里希特,此人正是使用比特币进行毒品买卖的代表人物。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与加密货币圈的关系也频频引发争议。2024年大选期间,他获得了加密货币行业的广泛支持。重返白宫后,他迅速转变态度,推进包括数字货币储备计划在内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其家族成员更是陆续推出个人加密币,引来不少质疑声浪。

此外,特朗普还反复渲染“非法移民携毒入境”的言论,将边境安全与毒品泛滥强行捆绑。但事实表明,大部分芬太尼是由美国公民通过合法口岸带入,非法移民在其中的实际作用极为有限。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学者门德斯指出,这种将移民污名化的说法完全误导公众视线,是一种典型的政治操弄。

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还计划大幅削减公共医疗补助,卫生部门甚至提出将瘾君子送往农场或营地进行所谓“康复劳动”的激进设想,引发舆论普遍反对。VOX评论称,回顾21世纪美国治理阿片类药物的全过程,最大的教训莫过于:每一次危机应对不当,都会催生下一场更加致命的新危机。

中国方面则始终秉持负责任态度。今年3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系统介绍了中国在相关药品监管、走私打击、前体管控、科技协同等方面的具体举措与显著成效。

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国在全球禁毒治理中扮演的是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的角色。白皮书不仅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中方立场和做法的权威参考,也再次表明中方愿意在平等、互信基础上与美方合作,但坚决反对任何借题发挥、恶意施压的行为。

发言人最后指出,美方应尊重事实,停止将自身治理失败转嫁给他国,回归理性与务实,真正从自身利益出发,推动合作解决问题,而不是继续玩弄政治话术。芬太尼问题是公共卫生危机,不应被作为博弈工具,更不该成为挑动对抗的借口。唯有摒弃偏见、合力治理,方可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责任编辑张佳鑫)

(责任编辑张佳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