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强烈批评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自己对普京非常生气,并威胁称如果俄乌冲突无法达成停火协议,美国将对所有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25%-50%的“二级关税”。这一举措不仅可能重创俄罗斯能源出口,还会影响全球石油贸易格局,特别是依赖俄油的国家如印度。
经历了多轮制裁的俄罗斯对此可能不会有太大顾虑,但印度可能会感到担忧。特朗普此次放狠话可能是希望彻底切断俄罗斯的能源收入,迫使莫斯科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然而,这一政策如果真的实施,受影响最大的将是那些依赖俄油的经济体,尤其是印度。
特朗普所说的“二级关税”实际上是一种次级制裁,美国将对所有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高额关税,甚至可能切断这些国家与美国的金融联系。印度从战前每年400万吨的俄油进口量飙升至2024年的近9000万吨,成为俄罗斯第二大石油买家。这让美国极为不满,认为印度等国家变相资助了俄罗斯的战争机器。
俄乌冲突后,印度以极低折扣大量购入欧洲拒收的乌拉尔原油,再通过精炼转售欧美,赚取巨额差价。现在这种模式可能因美国的“二级关税”而被迫中断。尽管印度政府强调战略自主,但实际上印度86%的军事装备依赖俄罗斯供应,且能源高度依赖进口。如果美国真的切断印度与美元体系的联系,印度经济将遭受沉重打击。因此,莫迪政府可能会被迫减少俄油进口,转而寻找更昂贵的替代来源,如中东或美国原油。
相比之下,中国受到的影响可能较小。首先,中国的能源进口高度多元化,俄油并非唯一选择。中国是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但俄罗斯石油仅占中国进口总量的约20%,沙特、伊拉克、安哥拉、巴西等国同样是中国的重要供应方。即便美国对俄油买家实施制裁,中国仍有足够的替代来源,不会出现能源危机。其次,中国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石油依赖度降低。近年来,中国在电动汽车、光伏、风电等领域的爆发式增长,大幅降低了对传统石油的依赖。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40%,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这种能源结构转型使中国在面对石油市场波动时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最后,中国金融体系自主性强,美国制裁难以奏效。中国拥有独立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且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已部分采用本币结算。这意味着即便美国试图通过SWIFT系统施压,中国仍能通过绕开美元体系维持能源交易。
除了俄罗斯,特朗普还在同一天对伊朗放话,称如果德黑兰拒绝达成新的核协议,美国将轰炸伊朗并对其产品加征“二级关税”。然而,与俄罗斯不同,伊朗的石油出口早已受到多年制裁,中国成为其少数几个重要买家之一。如果美国进一步施压伊朗,中国仍可能通过马来西亚、阿联酋等中转站继续进口伊朗原油,就像过去几年所做的那样。
特朗普的“二级关税”威胁本质上是美国试图通过经济手段重塑全球能源秩序。显然,特朗普是美国传统能源利益集团的代表,他一再施压无非是希望美国的天然气和石油更好地卖向全球。此前以贸易逆差为理由要求欧盟购买美国的传统能源并未奏效,现在这一招能否让印度低头尚不确定。
(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