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歼-36更神秘的北六代性能如何 设计取舍与性能分析!那片银杏叶子又飞上了天空,这几天在成都上空特别活跃。从网上传出的视频看,这片银杏叶子进行了小航线着陆、空中放油和小半径盘旋等机动动作,展示了新一代作战平台的设计成熟度和可靠性。试飞进度也显示出这款平台可能很快会转场到试飞院进行下一步测试,入役时间可能比预期更快。
南所的新一代作战平台成了网红,有读者提到去年年底在网上短暂出现过的北方另一种新型作战平台。以歼-35A为例,尽管已经公开亮相,但试飞照片和视频并不多见。这表明不是没有飞行,而是飞行活动未被广泛报道或传播。
关于北所的新一代作战平台,网上有许多CG图可供分析。整体设计来看,北所平台相比南所的三发动机设计显得小巧一些,采用窄间距双发动机构型。如果使用两台F-119-PW100级别的发动机,其最大起飞重量可能低于40吨,与歼-20相近,属于中型机。
气动外形方面,北所平台更为复杂。它采用了较长的机头和菱形边条,机翼则使用了新颖的兰姆达机翼,兼顾亚音速和超音速性能。进气口位于机身肋部,面积不大,具体设计细节尚不清楚。航向稳定性方面,该平台设置了一条很深的导流槽,影响了低可探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