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普遍分析,赛塔下台后,为泰党能够迅速完成内部整合并重建执政联盟,其幕后牵线之人多半正是他信。如今的佩通坦政府,不仅要应对来自反对派的频繁攻势,还必须谨慎处理与军方的复杂关系。
回顾过去二十年,泰国政治变局中多次出现军方身影。从他信本人、到其妹妹英拉、再到短暂执政的颂猜,如今轮到佩通坦,每一次权力沉浮几乎都绕不开军队的干预。
这也成为反对派手中另一张王牌。他们批评文官政府在军事改革方面毫无进展,选前承诺成了空谈。军队依旧是政坛不容触碰的“灰色地带”,改革停滞,意味着政治权力无法真正实现向民选机关的回归。
反对派意图明显:试图利用舆论,迫使为泰党政府在敏感议题上与军方产生冲突,借此寻找自身突破口,甚至撬动执政联盟的内部平衡。
除政治与军事议题之外,经济依然是这场不信任动议最具群众号召力的焦点。佩通坦政府执政已半年有余,虽推出多项经济刺激计划,但市场反响平平,成效尚未显现。2023年泰国经济在东盟国家中排名垫底,而今年的开局同样不见起色,引发不少民众对经济前景的忧虑。
因此,反对派试图将民众的不满转化为政治攻击手段,批评佩通坦政府“雷声大雨点小”,没能带来实质改变。尤其是在通胀、消费疲软与外资观望的背景下,经济问题无疑成为反对派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之一。
纵观整个局势,反对派所祭出的“三板斧”——政治干预、军事改革停滞与经济疲软,虽然话题本身并无太多新意,但在目前政治格局下却具有极强的现实冲击力。对佩通坦而言,这次议会之战绝非“例行公事”,不仅要为父亲的“幕后角色”辩护,还得在国家战略方向、改革议程和经济振兴方案上展现清晰有力的立场。
稍有不慎,她极可能重蹈他信当年的覆辙,面对军方、反对派与民意三方压力而陷入政治泥潭。眼下这场政治风暴或许只是序幕,佩通坦的真正考验,恐怕才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张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