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开出停战条件!2025年2月24日是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这一天,欧洲政坛上演了一场颇具象征意义的“大团聚”。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多国领导人纷纷来到乌克兰首都基辅,用行动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这种场面不只是走个过场,毕竟欧盟在这个微妙时刻频繁加码制裁俄罗斯,并向乌克兰伸出援手,显得尤其耐人寻味。
以冯德莱恩为首的欧盟团队在基辅不仅表态支持,还带来了35亿欧元的援助,这笔资金将在3月份到位,帮助乌克兰渡过眼前的难关。此前,欧盟成员国已经累计向乌克兰提供了高达1340亿欧元的支持。冯德莱恩强调,乌克兰危机关系到整个欧洲的安全,继续坚定支持乌克兰至关重要。
欧盟也没忘记对俄罗斯施加新一轮制裁。2月24日的欧盟外长会议上,一系列针对俄罗斯的新措施敲定,包括禁止13家俄罗斯银行使用SWIFT国际资金清算系统,限制多家俄罗斯媒体在欧盟国家播出,以及针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技术和设备禁运。这些措施进一步加重了俄罗斯的经济负担,但是否能彻底改变局势还有待观察。
关于是否向乌克兰派兵的问题,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认为要审慎行事。他表示,在当前没有实现和平的情况下,派遣维和部队还没有讨论空间,表明欧盟在军事介入上依然谨慎。
美欧之间的分歧因特朗普对俄乌冲突的态度而加剧。联合国大会就乌克兰问题进行决议表决时,美国的草案并没有得到欧洲盟友和乌克兰的完全认可,反而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美国在决议草案中呼吁维护国际和平,语气比以往柔和,而乌克兰和欧洲国家则更关注加大外交努力,争取在今年内实现和平。这反映出美国开始逐渐撇开欧洲,与俄罗斯直接对话。
面对这一连串变化,欧洲内部开始反思对美国的战略依赖问题。德国的默茨表示,欧洲应该在国防上寻求独立,尽快摆脱对美的依赖。然而,能否有效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实现真正的战略自主,欧洲还需面临诸多挑战和考验。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2月24日表示,如果俄美总统之间的和平谈判能够取得令俄罗斯满意的结果,俄方将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莫斯科要求乌克兰军队投降,并要求基辅全面或部分地让出五个地区。此外,俄罗斯希望乌克兰宣布不再加入北约,并成立一个主张“去纳粹”的新政权。这些条件如果达成,必然会引发乌克兰国内政治局势的巨大变化。
普京在同一天召开的稀土行业发展会议上强调,稀土产品产量的倍增对于提升俄罗斯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他还提到,俄美两国有可能就削减50%的军备达成一致。这一潜在协议如果达成,将在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促进全球安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似乎对开启和谈持保留态度。普京指出,这可能与乌克兰国内的政治局势有关,当前进行选举可能会削弱泽连斯基的政治地位。他甚至称,泽连斯基签署的禁止与俄罗斯谈判的法令,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普京强调,解决乌克兰问题需要欧洲国家的参与,而不仅仅依赖俄美之间的谈话。他呼吁提升信任水平,迈出第一步,以便更好地推进这一国际问题的解决。俄乌冲突的前景依旧充满不确定性,但各方的动态都在悄然变化。无论是俄方停战条件的提出,还是未来美俄在稀土与军备削减方面的合作,都显示出相关国家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战略考量。(责任编辑:卢其龙 CM0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