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泽连斯基被特朗普“薅光”?美国算盘打得精

2025-02-25 11:02:46 来源:百家号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忙着敲定一笔矿产交易,涉及价值数千亿美元的资源,听起来像是乌克兰经济复苏的救命稻草,但仔细一看,背后的套路让人不禁想起过去那些不平等条约。乌克兰丰富的矿产——铝、镓、钛,以及一系列稀土资源,眼看就要被美国攫取,甚至连汤都不剩。而美方为了让泽连斯基乖乖就范,竟然放出狠话:如果乌克兰不签这笔交易,可能会被切断星链服务。这场交易的背后,是巧取豪夺,还是利益交换?

乌克兰“债务换矿产”,美国算盘打得精

乌克兰近几年深陷战火,国力衰弱,美国一边打着“支持盟友”的旗号提供武器和资金,一边又精打细算,不肯做亏本生意。白宫顾问沃尔茨曾对外宣称,美国对乌援助金额已超过1750亿美元,但基尔研究所的核算显示,实际援助金额大约在1200亿左右,剩下的部分或许是某种“会计手法”带来的泡沫数据。援助归援助,账还得算清楚,特朗普更是直言不讳地强调:“兄弟情谊是一回事,债务结算是另一回事。”

于是,这份矿产交易协议被摆上了谈判桌。根据协议,美国将从乌克兰获取大量关键矿产,借此巩固其在全球微芯片制造和电动车电池产业链中的优势,而乌克兰则用矿产资源来偿还战争期间积累的巨额债务。看似一场双赢的交易,实则是乌克兰被迫“以物抵债”,换来的依旧是沉重的经济束缚。泽连斯基在公开讲话中虽然嘴硬地表示“会确保公平”,但许多网友已经开始调侃:“公平?公平就是乌克兰签了字,美国拿了矿,乌克兰剩个坑。”

闪电谈判:乌克兰有得选吗?

协议的具体内容尚未完全公布,但据《华尔街日报》透露,交易即将尘埃落定。美方代表连夜谈判,而乌克兰团队仅有数小时来审阅合同——这根本不是正常商业谈判,而是逼迫对方签字画押。特朗普在白宫谈笑风生地表示:“他们非常渴望达成协议,感觉不错。”当然不错,乌克兰的稀土估值高达5000亿美元,而美国仅凭借1750亿美元的“援助”便换取控制权,这种买卖谁不愿意做?

然而,真正的问题在于,乌克兰大部分高价值矿藏都位于东部战区,比如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甚至2014年丢失的克里米亚也蕴藏丰富资源。特朗普算盘打得响,可如何开采却是个难题——难道他要派美军直接去与俄军争夺矿区?一位网友讽刺道:“特朗普的计划就是让乌克兰拿自己的矿来还美国的债,顺便给他擦鞋。”更有历史爱好者翻出晚清史:“李鸿章签不平等条约的时候,起码还能留点脸面,泽连斯基连脸都不要了。”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的“互怼大戏”

这场矿产交易并未悄无声息地落幕,反而激化了特朗普和泽连斯基之间的公开交锋。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毫不留情地批评泽连斯基是个“糟糕的谈判者”,还埋怨他过于执着于和平谈判。泽连斯基则反击称:“我被排除在沙特和平会谈之外,这种做法太过分了!”然而,美国国务卿卢比奥随后出来补刀:“泽连斯基还撒谎,说他没有拒绝交易。”

这出戏比肥皂剧还精彩——一边是特朗普试图稳固美国经济利益,一边是泽连斯基在夹缝中挣扎,试图讨价还价。双方一边交涉,一边互相指责,乌克兰的未来则成为他们博弈的筹码。

谁才是这场交易的赢家?

表面上看,特朗普是最大的赢家——他不仅推动美国企业获取乌克兰重要矿产,还能削减美国援助的“亏损”,甚至可能借此在国际能源与科技供应链上取得更大话语权。但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吗?

乌克兰的关键矿产大多分布在俄罗斯占领区,比如亚速海沿岸地带。即使乌克兰愿意交出资源,美国也未必能真正掌控开采权。特朗普看似玩了一手漂亮的“债务换资源”交易,实则要面对诸多现实问题。如果乌克兰无法兑现资源,美国是否会进一步加强对乌压力?或者,这笔交易最终会变成一张空头支票?

国际援助的真相:天上不会掉馅饼

回头来看,这场所谓的“国际援助”背后,更多的是权力与利益的交换。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援助,最终并非无偿,而是期望连本带利地回收。在全球政治棋局中,乌克兰被迫扮演“资源提款机”的角色,而泽连斯基的谈判能力和决策,将决定乌克兰未来的经济命运。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下次再听到“国际援助”这几个字,恐怕要多留个心眼——因为那些看似美好的支持,往往背后藏着更深的算计。这场乌克兰矿产交易的最终走向,仍然充满变数,我们不妨搬好小板凳,继续关注这场大戏的后续发展。


(责任编辑张佳鑫)

(责任编辑张佳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