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发声钱开始入场了。2025年的大方向再次确定。前天,国务院召开了新年首次重要会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中,总理的讲话中有不少亮点,特别是提到要敢于打破常规推出可感可及的政策举措。这次会议旨在讨论拟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对开年工作进行动员。
新一轮政策出台值得期待,可能会有大招。除了通过降准降息刺激经济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也值得关注,如上调财政赤字率、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债等,表明政府将投入更多资金来推动经济发展。
房市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资产池,商品房总市值达到450万亿,远超股市80万亿的流动盘。房价下降会影响家庭财富,不利于内需拉动。因此,政府态度明确,要提高投资效益,推动房地产市场发展。近期传出国家队支持万科的消息,万科宣布新的经营管理团队任命,国资背景的经理人全面入驻,显示了政府对万科的重视。
各地也在制定今年的经济目标和实现方式。例如,陕西安排省级重点项目616个,总投资28762亿元;安徽第一批开工重大项目622个,总投资4057.5亿元;广东21个地市现场交出发展成绩单,并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广东省在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发力,深圳表现尤为突出,2024年GDP增速达5.8%,制造业投资增长35.8%。深圳还成为全国外贸第一大市,去年出口总额与越南相当,超过世界8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深圳人口结构年轻,14-35岁青年常住人口超过800万,60岁以上人口仅占5.36%。
城市被分为有能力赚钱和没能力赚钱两类。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较为富裕。国务院要求12个债务状况严重的地区推迟或暂停一些基础设施项目以控制债务风险。选择有钱的城市对于个人的家庭规划、事业选择和发展方向至关重要。从开发商拿地趋势来看,优质城市的土地市场非常活跃,如深圳、杭州、三亚、成都和北京等地。这些城市的土地供应大幅缩减,好地块一地难求。
展望2025年,货币更宽松,财政大刺激。央行预计放水至少1万亿,降息0.4%以上。财政方面,4%的财政赤字多出1.3万亿,加上5万亿专项债和2万亿特别国债。在这种情况下,应在离放水更近的地方接水,即价值城市。三四五线城市的楼市逻辑完全不同,未来多数城市的房子可能一文不值。建议放弃所有三四五线城市及其郊区新区、老破小老破大的房产,把资金集中在价值城市,这样才能穿越周期,守住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