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特朗普突然宣布重磅消息!“枪口”火速调转

2025-01-16 15:08:29 来源:网易

特朗普突然宣布重磅消息!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长子以“私人旅游”名义前往格陵兰岛,特朗普本人表示这是“必须发生的交易”。在大选结果认证后的首场发布会上,特朗普宣称不排除通过“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夺取巴拿马运河和格陵兰岛控制权,威胁丹麦放弃对格陵兰岛的控制权,否则将面临高额关税。这一系列事件表明,特朗普似乎将目光从与中国的博弈中转移,盯上了格陵兰岛,然而他的算盘这次恐怕要落空。

特朗普将目光投向格陵兰岛,背后有着复杂的经济与战略考量。从经济角度来看,格陵兰岛拥有极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稀土资源。据自然资源部全球地质矿产信息系统资料显示,坦布里兹项目作为世界最大稀土矿床之一,其总稀土氧化物含量高达2820万吨,矿石量多达47亿吨,重稀土氧化物占总稀土氧化物的比例达27%,重稀土价值高于轻稀土元素。一旦投产,能够满足欧洲和北美对稀土元素的需求。《金融时报》也指出,格陵兰岛稀土氧化物储量估计有3850万吨,而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储量才1.2亿吨。稀土在现代高科技产业、军事工业等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美国试图掌控格陵兰岛的稀土资源,以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打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地位。

在战略层面,格陵兰岛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它毗邻北极航线等主要贸易路线,控制格陵兰岛意味着美国可以在北极地区获得更大的战略主动权。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的资源开发潜力和重要的航道价值日益凸显。美国若拿下格陵兰岛,不仅能够进一步压制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影响力,还能在全球战略布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增强自身的地缘政治优势。俄罗斯专家认为,美国控制格陵兰岛意在控制北极,进而对俄罗斯形成更大的战略压力。

然而,特朗普对格陵兰岛的企图遭到了多方的坚决抵制。丹麦政府和格陵兰岛自治政府都明确表态格陵兰岛“非卖品”。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重申这一立场,强调格陵兰岛属于格陵兰岛人民,她不相信美国会动用军事或经济力量来控制该岛。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穆特·埃格德也表示,格陵兰岛属于格陵兰人民,其未来和争取独立的斗争是格陵兰人民自己的事。丹麦王室更是用实际行动表明态度,丹麦国王腓特烈十世下令修改国徽,新版国徽重点突出了代表格陵兰岛的北极熊标志。丹麦王室问题专家索伦森表示,这是丹麦释放的重要信号,表明格陵兰岛和法罗群岛是丹麦领土的一部分,没有讨论的空间,同时也彰显了丹麦的力量与国家自豪感,向海外领地释放出强烈的“团结”信号。

俄罗斯方面也对特朗普的言论做出回应。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称,特朗普对格陵兰岛的主权主张仍停留在声明层面,这是美国与丹麦和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问题,俄方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佩斯科夫强调应当尊重格陵兰岛当地民众的意见,并提醒西方尊重新四区人民的公投结果,同时讽刺欧洲国家对特朗普言论反应谨慎。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直言特朗普的想法不现实,认为他在解决乌克兰冲突方面都难以迅速取得成功,更不太可能将加拿大和格陵兰岛并入美国。

在经济利益的争夺上,美国的如意算盘也未能打响。路透社报道,格陵兰岛最大稀土矿产开发商坦布里兹矿业首席执行官格雷格·巴恩斯透露,美国和丹麦官员去年曾游说该公司不要将项目出售给与中国有关联的公司,公司一直在与美国进行定期谈判,评估开发格陵兰岛关键矿产的融资选择。但最终,巴恩斯将坦布里兹稀土矿的所有权卖给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的克里蒂科金属公司,且美企付出的收购价格远低于中企出价。这一事件显示,美国虽极力干预稀土项目,但在商业竞争中并未展现出绝对优势,也未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掌控格陵兰岛的稀土资源开发。

特朗普威胁使用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夺取格陵兰岛控制权,这种威胁更多是一种虚张声势。从军事角度来看,军事行动涉及巨大的成本和风险。美国若对格陵兰岛采取军事行动,不仅会遭到丹麦的强烈抵抗,还可能引发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反对,损害美国的国际形象。而且,军事行动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当前美国面临诸多国内问题以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美国难以承受这样一场军事冒险带来的后果。从经济胁迫方面讲,美国对丹麦施加高额关税等经济手段,丹麦作为一个发达经济体,也有能力采取相应的反制措施。丹麦可以寻求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这将导致美国在与丹麦的经济博弈中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

特朗普此次在格陵兰岛问题上的鲁莽行动,对美国的国际形象和外交关系造成了负面影响。美国长期以来宣扬的尊重主权、平等协商等外交理念在此次事件中受到严重质疑。这种不顾他国主权,试图通过威胁和强制手段实现自身利益的做法,让国际社会对美国的信任度降低。许多国家开始重新审视与美国的外交关系,担心自身的主权和利益也会受到美国类似的侵犯。在国际事务中,美国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可能因此受到削弱,其盟友也可能对美国的行为产生不满和疑虑,影响到同盟关系的稳定性。

特朗普在国内也面临着不小的舆论压力。美国民众对于政府将资源和精力放在这种充满争议和不确定性的行动上表示质疑,他们更希望政府能够解决国内的经济、民生等问题。此外,美国国内的政治对手也会借此机会对特朗普进行抨击,指责他的外交政策缺乏理性和远见。特朗普未来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外交策略,是继续坚持这种激进冒险的做法,还是回归到通过外交协商、合作共赢的方式解决国际问题,这将对美国未来的国际地位和外交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特朗普试图通过将目标转向格陵兰岛来实现其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做法,在现实面前遭遇了重重阻碍。这一事件提醒美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不能仅凭一己私利和霸权思维行事,尊重他国主权和国际规则才是维护自身利益和国际地位的正确途径。国际社会也应从此次事件中看到,任何试图破坏国际秩序的行为都将遭到抵制,只有通过平等对话和合作,才能共同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世界。(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

(责任编辑张蕾 TT0001)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