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读美国所谓的导弹墙计划?
美国所谓的“导弹墙”计划是美国为了应对中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威胁而制定的一项战略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在西太平洋岛链上部署一系列陆基远程打击系统,形成一道“导弹墙”,以限制解放军的海空力量军事行动。
导弹墙计划的背景和目的
“导弹墙”计划源于美国的“大国竞争”战略,旨在应对中国不断提升的海上打击能力。美国认为,传统的海上和空中力量已经难以有效应对中国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因此需要一种更灵活、成本低廉的方式来补充其远程打击能力1。该计划由美国海军陆战队和美国陆军共同推动,旨在通过发展导弹的机动部署能力,在海上远程打击方面占据一席之地。
导弹墙计划的构成和部署情况
“导弹墙”计划主要包括三类导弹武器和作战平台:
近程陆基导弹系统:射程在450-500公里,主要部署在第一岛链的军事基地上,如韩国、日本、菲律宾和澳大利亚。这些系统通常使用4×4的无人驾驶平台,具备高度的机动性和部署灵活性2。
中远程陆基导弹系统:射程在2000公里以内,代表系统有“堤丰”导弹发射系统和“标准-6”导弹。这些系统通常使用卡车运输,具备一定的公路机动能力,但不如无人驾驶平台灵活2。
远程高超音速武器系统:射程超过2700公里,主要部署在第二岛链的澳大利亚和关岛。然而,这些高超音速导弹尚未完全装备部队,仍处于试验阶段2。
导弹墙计划的实施效果和潜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