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洛杉矶地区的山火如同一场噩梦席卷而来,这场灾难已经持续多日,并且至今仍没有减弱的迹象。熊熊燃烧的山火已经无情地吞噬了至少11条生命,十多万民众被迫离开家园,上万栋房屋建筑在大火中化为灰烬。火焰所到之处一片焦土,整个洛杉矶地区仿佛陷入了末日景象。
岛内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滚动式报道,标题触目惊心,“洛杉矶野火失控狂烧”“如遭轰炸 史上最惨”等字眼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线。政论节目中,“傻眼”“离谱”“无能”等词汇高频次被提及。一位媒体人有感而发,美国平日里号称国力和军力世界第一,但在这样的救灾行动中却表现得如此不堪,这难道不就是国力的一种体现吗?
从火灾现场影像和图片中可以看到,好莱坞明星们的豪宅一栋接一栋被大火吞噬,那些曾经象征财富与奢华的建筑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场景就像经历过战争一样残酷。这样一场灾难发生在美国经济最为发达、富人集聚的地方,让人难以置信。
岛内舆论普遍将目光聚焦在美国政府对此次灾情的应对上,认为这暴露出了政府在诸多方面的失能。基础建设方面,消防栓里竟然没有水的情况被发现,多家媒体纷纷报道这一点,并感叹在这种情况下,这场灾难的大火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有人评论称,美国的基础建设已经糟糕到了极点,似乎只能应对平常的灾难,一旦遇到超出设计标准的灾难就完全不知所措。
救灾系统的混乱也是关注的重点。《国家地理》摄影师描述了一幅令人心碎的画面:一座街区已经被大火燃烧成一片火海,可是现场却没有看到一辆消防车的身影。另一个采访团队赶到现场后,数小时之内都没有看到任何官方的应对措施。相反,民众只能自己想办法维持秩序,有些被堵在路上的民众无奈之下只能弃车逃离。
台湾前外事官员指出,美国政府在山火事件中的表现像是一种“人祸”,其失灵程度令人难以接受。加州之前已经发生过严重的山火,但当地并没有吸取教训,也没有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他认为,这反映出美国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当权政客往往只关心自己任期内的利益,缺乏长远规划能力。联邦制在这一事件中也暴露出弊端,各州之间缺乏协作精神,即便加州火势如此严重,周边的州依然袖手旁观,军队也没有介入救援工作。
岛内舆论还将矛头指向美国政客,认为他们完全没有把民众利益放在心中。洛杉矶市长巴斯在山火发生前不顾极端气候条件警告出访非洲,回国后面对记者提问时一言不发,快步离开,这种态度引发了民众愤怒。当地的消防局长在被指出火势控制不住时,那种双手一摊的态度也被大肆批评。之前美国某市长在救灾不力时曾说政府没有义务救灾,从之前的夏威夷大火可以看出,美国在一些情况下确实没有把百姓的利益看得很重要。
此外,洛杉矶大火成为美国两党恶斗的战场。共和党人抓住机会攻击民主党,骂加州州长纽森等人无能。纽森则反击,认为共和党人只是想把问题政治化。岛内评论普遍认为,在巨大灾难面前,美国政客们依然只关注政治算计,将私利放在首位,而民众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自求多福。
在岛内舆论场中,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是大陆在西藏日喀则地震中的救灾表现。台湾时事评论员提到,在地震发生仅10分钟后,解放军就已经集结出发前往灾区,这种速度让很多人感到震撼。救灾过程中无人机、运-20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表明大陆科技的发展以及军队随时能战的机制大大提升了救灾能力和效率。台湾大学教授表示,大陆的救灾不仅高效,而且秩序井然,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这让民众充满安全感。
洛杉矶山火不断肆虐,火势持续失控,岛内有人发出深刻的“灵魂叩问”:如此可怕的“地狱景观”提前在美国上演,美国连自己的国民都不能拯救或者不愿意拯救,那些一直鼓吹在台海发生冲突时美国会来“救”台湾的人现在难道不会感到尴尬吗?对比大陆在西藏地震中的高效救灾和美国的洛杉矶大火救灾,两者之间的优劣一目了然。无论是从更深层次的事实角度,还是从各种影响因素来看,岛内的各界人士其实心中都很清楚。这种对比让人们清晰地看到了不同政治制度和社会体系下的救灾能力以及对民众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