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艘弹射型航母福建舰5月8日完成首次海试归来的消息让全球军事圈为之震动。当中国军迷为之欢呼之际,境外媒体和专家又是如何看待呢?笔者找了一圈,发现它们的心态实在是有些复杂。
根据公开报道,在首次试航期间,福建舰完成了动力、电力等系统设备一系列测试,达到了预期效果。
新加坡《联合早报》8日引用中国军事问题专家曹卫东的分析称,建造大型航母对于任何造船工业都是巨大的挑战,首次海试一定要测试动力系统。例如英国海军现役的“伊丽莎白女王号”与“威尔士亲王号”两艘航母的各自排水量达6万吨,是英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军舰。但两舰自服役以来,均发生过因螺旋桨故障而无法运作的问题。
曹卫东说,英国是老牌的工业化国家和海军强国,其中型航母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尚且存疑,而福建舰作为标准的大型航母,其需要多大的“心脏”,传动系统是否可靠,只有通过海试才能知道。此外,福建舰采用电磁弹射,电能消耗很大。由于该舰并非核动力航母,其动力系统能否满足供电需要、电力分配是否合理,也是制约其作战能力的因素。
台湾方面对于福建舰的动向也高度关注。台湾前海军舰长黄征辉就直接宣称这艘航母“有一个地方让人觉得非常惊艳”。他认为,通常而言,海试时间的长短,与航母配备了多少先进的装备是息息相关的。福建舰从下水开始经过了1年11个月开始海试;而美军“福特”级航母二号舰“肯尼迪”号到现在还没海试,“福特”号为此花费了3年5个月,进入海试。
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电磁弹射技术非常复杂。福建舰虽然也使用电磁弹射技术,但使用的是更方便控制和存储的直流电,而美国用的是很难控制的交流电,技术路线的不同,导致了两国超级航母的遭遇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