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中欧关系当前也面临着一些阻碍。有报道称,欧盟和美国正在针对中国的“不公平贸易”上形成共同战线。据报道,欧盟计划将在10月与美国举行的峰会中,宣布对中国的钢铁制造商启动反补贴调查。这将是继欧盟上周宣布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展开类似调查后的第二起。
此外,“风电威胁论”也在上演。据英国《金融时报》10月7日报道,欧盟一位主要官员日前表示,正在考虑是否调查中国利用补贴来促进本国风力涡轮机制造商发展的情况。三名欧盟官员透露,此举可能会在本月实施,作为旨在促进欧洲风能行业的更广泛提案的一部分。报道援引欧盟竞争事务专员狄迪尔·莱恩德斯的话称,“在风能领域,一些欧洲企业的产品面临着中国的直接竞争,如果中国政府提供过多的补助,我们可以像针对电动车一样展开调查。”
赵晨分析认为,欧盟频频对华展开反补贴调查的背后有两个原因。第一,冯德莱恩领导下的欧盟委员会自诩为地缘政治委员会。冯德莱恩认为欧盟在所谓“战略自主”的口号下,要争取自己的所谓的利益。因此运用欧盟在贸易问题上专有的权能,力争为自己争取到一定的名声,同时显示出她具有“保护”欧盟的能力。
第二,欧盟认为在2022年,中欧8500亿欧元的贸易额中,有近一半是欧盟的逆差,这不可接受。但是欧盟没有从自身竞争力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反而将矛头对准中方。这样的调查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伤及了欧洲自身的利益。
博雷利此访能否改善中欧关系?
博雷利此次访华正值欧盟寻求调整对华政策之际。《联合早报》评论认为,此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已将与中国的关系定义为“去风险化”而非“脱钩”。在欧盟近期对华采取反补贴调查之际,博雷利预计将在此次访华期间与中国官员洽谈,表明欧盟无意“脱钩”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