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治通常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当选者对政治对手进行清算或者打击是韩国政坛比较常见的政治斗争手段。”董向荣也认为,韩国检方选择向李在明发出拘捕申请的时机,颇有向其“泼脏水”的意味,“保守派可以引导韩国民众质疑李在明,让民众怀疑他有可能渎职贪腐、没有那么‘伟大’”。
“绝食”意义几何?
纵观韩国近代史,绝食抗议似乎成了提出政治主张的传统。前总统金泳三曾因抗议全斗焕政府拒绝自己的“民主化5项要求”,而绝食长达23天。另一位前总统文在寅,也曾在2014年为敦促制定“岁月号特别法”而绝食10天。
李在明自己也不止一次绝食抗争。2016年,时任城南市市长的他,在推行福利新政时遭到了当时总统朴槿惠的反对,对此李在明就试图通过绝食进行抗议,却在绝食10天后作罢。
如今,年近60岁的李在明再次绝食,不过直至今日,尹锡悦政府都未针对李在明所提出的要求做出任何明确的回应,甚至在其绝食抗议期间,无论是尹锡悦本人还是执政党高层,没有一人到现场对李在明进行任何形式的慰问。毕竟,以绝食这种方式来表达政治诉求的影响力终究有限:在最新的民调中,执政的国民力量党的支持率为33%,较前一周下滑1个百分点,而共同民主党下滑了2个百分点至32%。
不过,《中央日报》在18日的社论中提到,随着李在明绝食抗议时间延长,韩国舆论经历了从质疑到同情的转变,而执政党的态度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
此外,有分析称,李在明绝食的举动,除了在共同民主党内起到了加强凝聚力的作用外,更是寄希望于带领共同民主党在明年4月份的国会选举中胜出,否则李在明或将面临被迫辞职,其政治生涯也将受到重大影响。
对峙仍在继续。经过治疗恢复意识之后,李在明依旧没有表明要停止绝食,毕竟距离他期望达成的目的还很漫长。他对前来探望的前总统文在寅说:“世界好像被毁了,像掉进了深渊一样,所以只能选择绝食。”(责任编辑: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