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的国防规划者梦想着一场与中国的冲突——但这是一场美国赢不了的冲突。
【文/马尔科姆·凯尤内,翻译/观察者网郭涵】
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西方世界正处于单级的“巅峰时刻”。美国实力和主导地位被视作理所当然,在今天成为美国劲敌的国家——俄罗斯与中国——当时依然被幻想着将走上被西方经济与政治秩序同化的道路。
因此,西方的国防规划者仅仅设想了两种未来将会采取的作战方式。第一种情况,西方预测他们将会对所谓的“流氓国家”——比如朝鲜、利比亚与伊朗——发动短暂、剧烈且令人瞠目的高科技条件下的军事干涉。第二种情况,西方将会参与“维和任务”,在全世界荒凉的角落里进行各种“反叛乱”作战。这一切都是为了最终给世界上的其他地区带去自由民主与市场经济的模式,它们一度被视作人类政治与社会发展的终极模式。在“后历史终结”的时代,这就是西方视作理所当然的战争形式。
如今,这些美梦早已过时。更糟糕的是,在2023年,它们对西方集团来说不仅看上去愚蠢至极,甚至是自杀性的。乌克兰冲突表明,工业时代的战争已经卷土重来。事实上,也许更准确的说法是,它们从未消失。冲突伊始,俄罗斯被嘲笑是“仅相当于比利时或荷兰”的经济体量。西方专家确信,这样一个相对较小的经济体量无法承受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他们坚信,俄罗斯人会很快用尽导弹,然后打光炮弹,到最后连子弹、手榴弹和工兵铲都会耗尽。
俄乌冲突已持续超过500天,乌克兰面临的弹药短缺令北约国家也焦头烂额
在俄乌冲突持续超过500天后,事实恰恰相反。当谈到战争的话题时,以未经调整美元计价的国内生产总值毫无意义,因为炮弹是由钢铁而非纸币制成。因此,有钢铁工业和工厂但是没钱的意义重大;有钱但没有钢铁工业或火炮工厂的意义很小。最近有消息称,美国将向乌克兰提供集束炸弹——一种备受争议的武器,已被绝大多数北约国家禁用——这很能说明问题。倒不是出于道德层面的理由,而是这件事暴露出美国的窘迫:“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已经几乎没有常规弹药能够运往欧洲。”这还是在美国从库存中掘地三尺,从每一个盟国搜罗弹药之后的结果。
2017年,唐纳德·特朗普宣称中国是美国庞大的竞争对手,正在吃掉美国人的午餐,是真正的威胁。华盛顿对此的普遍反应是难以置信,甚至回以嘲笑。仅仅6年过后,讨论即将与中国开战已经成为国会两党打发时间的闲聊话题。越来越多的美国政客认为,战争不可避免;战争爆发的时间也被一再拉近。华盛顿特区近来反复讨论的名词是“戴维森窗口”,一个以美国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前司令菲利浦·戴维森(Philip Davidson)海军上将命名的术语,他宣称台海最有可能在2027年爆发冲突。
如今,“战争狂热”正在吞噬华盛顿。今年3月,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举办了一场对话,邀请到两位美国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共和党众议员麦克·华尔兹(Mike Waltz)与来自科罗拉多州的民主党众议员杰森·克罗(Jason Crow)。在讨论中,两人都表现得仿佛与中国开战已经成为既定事实。华尔兹声称,美国正在“与时间赛跑”。克罗则走得更远:他公开主张美国取消关于在台湾地区部署现役军事人员数量的自我限制。
当然,克罗承认这对中国意味着的挑衅,但他依然声称,台湾问题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双方都选择了立场”。在西方,我们已经从无法想象超级大国间爆发冲突,到如今的美国国会两党越来越同意,试图避免大国间战争是愚蠢且浪费时间的,因为战争不可避免。
那么,大国冲突,甚至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否会像华盛顿某些人设想的那样发生呢?答案是否定的,但这并没有看上去那样令人庆幸。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终极的工业战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动员全部的生产力用于相互交战。在美国参战的高峰时期,没有新的洗碗机或汽车型号问世:美国的全部工业产能都被用于摧毁轴心国战争机器。点唱机与打字机工厂源源不断地生产M1卡宾枪;汽车制造商一夜之间变成坦克制造商。今天的西方国家再也不可能做到这些事情了。
以英国为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损失了超过1.5万辆坦克。如今,英国只有不到250辆主战坦克,其中约三分之一已经无法使用。由于英国无力制造新坦克(最后一家本土坦克工厂于2010年关闭),越来越多还能开动的坦克正面临被“分食”的命运:从中拆卸零部件,分配到越来越少的能开动坦克中。《泰晤士报》根据“信息自由”申请了解到,2010年至2014年,英国国防部“处理”了43辆“挑战者2”型坦克——该型坦克是英国装甲部队的主力——认定它们“不适用任何经济性维修”。
英国是否还有能力参与华盛顿设想的大国冲突?当然可以,前提是冲突发生的地点距离英伦三岛足够近,而且所有参战方都达成君子协定,承诺战争不能持续超过两周。因为开战两周后,英国的弹药储备就会消耗殆尽。再也没有点唱机与打字机工厂能够转换成军工厂,也不可能招满训练有素的工人维持工厂运作。对今天的英国来说,恢复到二战时期的作战方式,如同重拾阿金库尔战役时所用的战术与武器一样不现实。问题倒不是英国在某种程度上遗忘了长弓的“技艺”(虽然在某些方面来说,这些技艺可能已经失传),而在于英国经济无力培养出数以万计的(主要是威尔士人)、自幼开始练习射箭技艺的长弓手。
阿金库尔战役(1415年)是英法百年战争中英国一次重要的以少胜多战役图自:社交媒体
西方曾以为工业时代的战争已经逝去,却迟迟没有意识到他们自我强加的去工业化的真正影响。五角大楼在内部简报中估计,今天中国的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00倍,这种差距是无法弥补的。相比之下,二战时期,日本与美国造船能力的差距“仅仅”是十到二十倍,且有利于美国。美国正确地意识到,这种生产力的巨大差距是双方力量对比失衡且无法克服的根本原因。如果有人认为,就算造舰能力处于劣势,美国依然愿意与中国开战,并能凭借赢得过去的工业战争所用的战术与工具来战胜中国,那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今天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一旦某个国家去工业化,就不再有能力参与工业时代的战争——意味着生产与损失数以万计的坦克、飞机和装甲车,消耗数以亿计的炮弹。这并不是说战争不再可能发生:在人们的记忆中,非洲中部地区发生过众多大大小小的战争。但有算得上工业时代的战争吗?没有,它们只属于那些拥有大规模工业基础的国家。西方国家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重建工业基础,回到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他们花了超过一代人的时间去工业化,实现再工业化恐怕需要同样长的时间,如果真的能够实现的话。
所有战争都发生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我们不可能指望未来还会有威尔士长弓手勇敢地射倒象征贵族之花的法国骑士,同样地,美国建造数千艘“自由战舰”、数万架军机并将它们投入太平洋战区的时代,也一去不复返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发生。在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已经不存在爆发那种规模战争的物质条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将会意识到这个事实的本来面目:它既是一个伟大且必需的祝福,也是一场真正可怕的灾难。
(原文于8月1日发表在英国“新政治家”网站,原标题为:“西方不再具备发动战争的能力。”The West can no longer make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