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美国空军全天候作战需求,2006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又研制了“小直径炸弹”-2,代号GBU-53/B,并于2015年投入生产。“小直径炸弹”-2采用了防区外攻击武器弹体和后掠弹翼,增加了半主动激光/非制冷红外成像/毫米波雷达三模导引头、双向通信Link16和甚高频数据链,射程更远,更加智能化,命中精度更高。
“陆射小直径炸弹”是在普通航空炸弹上加装制导系统和弹翼后形成的一种精确打击武器,拥有普通航空炸弹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等特点。同时,该炸弹的重量只有150千克左右,射程则达到150千米,具有射程远、可防区外发射、命中精度高、作战效费比高等优势,备受美国陆军青睐。
按照美军的要求,“陆射小直径炸弹”还将发展空射型号。例如,F-16战斗机可以携带8枚,F-35隐身战斗机可携带22枚,甚至连“死神”察打一体无人机也能携带6-8枚,而轰炸机携带的数量更大,B-52战略轰炸机、B-1B战略轰炸机分别可以携带52枚和84枚,正在研制的B-2A战略隐身轰炸机则能携带200多枚。
这样一来,飞机单架次出动可以打击的目标数量更多,不但有效降低了飞机出动的频次,而且使美国空军在攻击效率大幅提高的同时减低了作战成本。
第二代小直径制导炸弹采用多模制导,命中精度进一步提高。
没有美军宣传的那样先进
航空制导炸弹作为现代局部战争中大量使用,并取得显著成效的空地武器,引入智能化技术后可在战争中满足体系作战、协同攻击、高效毁伤等任务需求。尤其是随着网络化协同技术的发展,航空制导炸弹将变得越来越智能,可实现战场态势协同感知、信息共享、自主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