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国家能源局:中俄双方将打造更加紧密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 这个大项目也在磋商中

2023-04-13 17:21:45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4月12日电,中国计划扩大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吗?对此,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3月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双方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其中提及,双方将共同努力,推动新建中蒙俄天然气管道项目研究及磋商相关工作。能源合作是中俄两国务实合作的重要基石,双方将打造更加紧密的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支持双方企业推进能源各领域项目合作,维护能源产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共同为全球能源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目前,双方企业正在就新建中蒙俄天然气管道项目保持交流、积极磋商,中方将继续支持企业按商业原则开展研究及磋商工作。

延伸阅读:中俄能源合作,我们的信号已经发出,普京政府,是时候展现诚意了

多名知情人士日前向路透社透露,中国商务部日前与约10家国内炼油企业的代表们举行会面,重点讨论他们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

报道指出,在西方对俄罗斯石油设置价格上限的大背景下,中国和印度正在以折扣价格大量进口俄罗斯石油,但西方最近又更新了制裁措施,下调了价格上限。对此,商务部与相关企业代表进行了沟通,询问他们目前在与俄罗斯的能源贸易中是否遇到了任何障碍。

(西方对俄罗斯石油设置了价格上限)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政府希望掌握能源贸易的实际情况,这样在与俄罗斯沟通的时候,政府就会知道该谈什么。”另外,各企业代表还被问及西方新一轮“限价令”对中国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注意,关于这则报道,中方并未予以置评。但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有一点我们至少可以是肯定的,中俄深化能源合作,我们已经发出了十分积极的信号,而且态度相当务实,俄罗斯进一步展现诚意的机会来了。

(俄罗斯总统普京)

中俄之间的能源贸易,在执行过程中并非大家想象的那般一帆风顺,中国进口俄罗斯能源,虽然是中俄两国自己的事情,但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西方制裁带来的不利影响依然存在。如何更好地克服西方制裁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深化能源合作,是中俄接下来需要重点讨论的事项。

比如在石油领域,西方于去年12月5日启动第一轮对俄石油“限价令”后,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家企业就曾一度暂停从俄罗斯通过海运进口石油。而随着后来俄罗斯开始大量向中国提供打折石油,他们也开始逐渐恢复对俄罗斯海运石油的进口,但态度仍较为谨慎,几乎所有的货物都是由安排运输和保险的贸易商交付的。

(中石油和中石化就曾一度暂停从俄罗斯通过海运进口石油)

这里需要解释一点。西方对俄罗斯石油“限价令”的具体措施,就是一旦买方以超过60美元的价格购买俄罗斯石油,那么西方任何企业都将被禁止向这批次石油提供航运保险等金融服务。西方敢这么做的底气,在于西方企业垄断着全球航运保险业90%以上的业务。当然,中国是没有理由理会西方这些制裁的。

今年2月5日,西方又调整了俄罗斯石油的价格上限,从60美元下调至45美元。对此,中国政府积极与企业代表进行沟通,发现、收集新的问题并打算与俄方进行沟通。可以说,这种务实的态度就是我们最大的诚意。在未来的中俄高级别沟通中,我们不仅要在宏观上谈中俄能源贸易的远大前景,还要在微观上谈相关领域存在的具体问题。

(西方进一步下调价格上限,压榨俄罗斯油气出口利润)

然而我们也要清楚一点:合作共赢是双向的,诚意也应该是双向的。顶着西方的制裁,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大量能源,是为了共赢而不是吃亏。我们与任何国家做生意,不是郑和下西洋式的厚往薄来,更不是历代朝贡体系下的赏赐各国,我们不做赔钱买卖,更不用国际贸易搞“利益输送”,但我们希望合作伙伴带着充足的诚意而来。

当年中俄天然气谈判历经十五年,最大障碍就是价格,两国之间的石油长期合同谈判,反反复复也是因为价格。那么在以后的价格谈判中,俄罗斯是否应该在价格问题上不那么执着?不要老想着让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形成竞争关系,自己从中获得最大化利润?

(中俄天然气谈判历经十五年,最大障碍就是价格)

长期以来,俄罗斯忽视东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如今俄罗斯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集体“向东看”,但基础设施的缺乏却阻碍了中俄进一步扩大能源贸易规模的脚步。曾经担忧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会导致“中国人占领远东”的俄罗斯,现在是不是应该放下这些不必要的疑虑?

除了能源,在其他合作领域,俄罗斯人也有展现自己诚意的空间。比如在“去美元化”问题上,中俄目前已经实现了“西伯利亚力量1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本币结算。那么中俄原油管道(ESPO)以及未来“西伯利亚力量2号”是否也应该尽快实现本币结算?

王毅主任即将到访莫斯科,中俄元首今年也有可能举行会面,可以说两国现在是不缺乏沟通渠道的,俄罗斯只要想展现诚意,我们随时都能捕捉到。2023年,是中俄实现2000亿美元贸易额目标的关键年份,在两国最大的合作领域——能源领域,中方已经拿出了实现该目标的态度和诚意。但一个巴掌拍不响,接下来的事情,就看俄罗斯的了。

举报(责任编辑傅鑫)

(责任编辑傅鑫)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