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最新军事热点

24小时热点

    专家观点

    • 中国禁止美光芯片?中方雷霆出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外媒炸锅了
    • 中俄好消息不断,一架俄罗斯专机抵达中国,7成俄民众对华有好感
    • 果然乱套了,英国大罢工将瘫痪80%的救护车,上万台手术被搁置
    • 局势正在失控,梅德韦杰夫再次警告:已扩大生产强大的杀 伤性武器

    瑞信暴雷给经济复苏蒙上阴影 美元所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具有高度脆弱性的根源性因素(2)

    2023-03-18 10:11:59 来源:经济日报

    从诱发瑞信风险事件的内因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瑞士信贷银行经营不善累积的巨额亏损迟迟未能有效填补,造成资产负债表的持续恶化和收缩,总资产从2007年的1.36万亿瑞士法郎收缩至2022年底的5314亿瑞士法郎,十余年间缩水六成以上;资产负债表已经失去基本的造血功能,2022年全年亏损额达到72.93亿瑞士法郎。与此同时,公司治理失序和财务内控违规诱发的信任危机,更是带来了资产价格与流动性的螺旋式负向反馈机制。2023年3月中旬,瑞信的股价缩水25%以上,信用违约互换费率连创新高,带动欧洲银行业的风险溢价整体提升,大股东沙特国家银行拒绝增资则成为压倒瑞信的最后一根稻草,迫使瑞士央行介入为其提供流动性支持,市场情绪才有所稳定。

    (二)

    结合瑞信风险事件演化历程来看,每一次的金融危机虽然都看似“这次不一样”,但也都表现出很多共同特点,是诸多内外部因素和长短期因素相互叠加的结果。

    首先,资产价格体系对经济衰退和“宏观经济尾部风险”有着显著的反应,金融周期波动、金融机构间复杂的内在关联和流动性杠杆形成复杂的反馈结构,在外部条件变化时,极易触发系统流动性风险事件。装有大量有毒资产的资产负债表持续失去盈利能力,往往被动地诱发去杠杆过程,放大资产价格的下跌幅度,造成资产的折价急售行为,将流动性风险从资本市场外溢至整个金融系统。伴随着资产负债表的恶化,瑞信不断面临流动性抽逃,表现出银行挤兑的特征,仅仅2022年四季度存款便流出1380亿瑞士法郎;与此同时,相较于上一年度,2022年的现金及证券构成的流动资产池减少1114.3亿瑞士法郎,流动性不足问题昭然若揭。

    其次,瑞信风险事件体现出银行挤兑和市场挤兑共同交织的新特征。危机事件爆发时,融资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之间产生显著交互作用,促使流动性以更快的速度下降,形成“流动性螺旋”,叠加而成的负面效应远大于这两种流动性单独形成的危机效果之和。此外,瑞信作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约七成的资产负债分布在国外,与其他金融机构有着广泛、密切的股权关联、负债关联、资产关联等,极易将流动性冲击快速扩散到其他交易对手,市场参与者的资产急售、流动性囤积和安全资产转移行为又放大了上述传染效应。

    (责任编辑)
    关闭

    精选推荐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