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按】
当地时间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乌克兰全国进入战时状态,意味着俄乌冲突正式拉开大幕。世界各国也随着这场冲突被一些媒体划分成了三个阵营——支持乌克兰的国家、支持俄罗斯的国家以及对冲突持中立态度的国家。根据全球制裁跟踪数据库数据显示,至少有46个国家或地区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或承诺采取美国和欧盟的联合制裁,俄罗斯也成为近一年来世界上受制裁最多的国家。如何看待这场延宕至今的俄乌冲突,直新闻邀请多位专家学者撰稿,推出“俄乌冲突一周年”特别观察系列,敬请关注。本文为第三篇。
一年前,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否认将与乌克兰爆发冲突,不多久,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两周之前,美国总统拜登否认将访问乌克兰,20日,他出现在基辅街头。俄乌冲突一年,我们发现,之前流传于社交媒体以及传统媒体的十大判断都错了,其中就涉及十个关键词。
1、闪电战。
以最近几十年的战争形态来看,几乎都是以闪电战作为开始,但鲜有以闪电战作为结束的。俄军去年2月24日,从北面、南面和东面展开多路机械化集团军行动,确实有速胜的决心。但普京当天的电视讲话释放重要信号,将乌方形容为“新纳粹国家”,直言与泽连斯基势不两立。这实际上暴露出俄方底牌:只要泽连斯基政府继续执政,俄军行动就不会停止。反过来说,只要北约无限支持泽连斯基,战争就会无限继续下去。
2、导弹决胜。
开战首日俄军就打出近200枚巡航导弹与战术导弹,第一个月发射导弹超过1500枚。去年10月10日为报复刻赤海峡大桥遭炸弹袭击,俄方打了184枚导弹。打导弹的节奏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一是耗不起,太烧钱;二是情报跟不上,寻找高价值目标需要时间;三是乌克兰纵深足够大,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北约反导支持。另外,去年12月23日,普京视察军工重镇图拉并召开军工企业现场办公会,督促企业加紧生产——生产速度掉链子了。
3、高超音速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