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岛内地方选举败选后,蔡英文邀请副手赖清德参加每周三的“安全晨会”,象征“英赖陈铁三角”。台湾资深媒体人谢寒冰认为,蔡英文带赖清德参会,有让赖清德安心的成分。但是蔡英文也非常忌惮赖清德,可能会担心,政权如果被赖清德拿下来,赖清德会不会清算她。
谢寒冰2月1日在台湾中天新闻《卢秀芳辣晚报》节目中表示,蔡英文带赖清德参会,有让赖清德安心的成分。可是他认为蔡英文心里头还不是那么甘心把权力交出来,虽然整个大趋势看起来赖清德是十拿九稳,民进党内部真的是没什么人跟他竞争。
谢寒冰指出,蔡英文非常忌惮赖清德,想的不是赖清德选上或不选上,而是政权如果被赖清德拿下来,赖清德会不会清算她,当年她自己是怎么对待赖清德的。
谢寒冰接着点出,像赖清德对台南市长黄伟哲这样完全不给面子,将来会给蔡英文面子吗?比如本来要维护蔡英文利益,赖清德不要去维护就好了,蔡英文恐怕有很多事情就会很糟。而赖清德的这些动作,也会让蔡英文心头忐忑不安,因此他认为,蔡英文并不打算把权力这么快交给赖清德,因为蔡英文的内心还在挣扎。
延伸阅读:积极布局2024,民进党局面虽糟赢面不小?
民进党——局面虽糟,但思路清晰
年前,赖清德作为民进党党内唯一“重量级”参选人无悬念地当选民进党主席。接着,苏贞昌终于提出执政团队“总辞”。这次,蔡英文不再挽留,同意苏走人。
民进党三连败后,苏贞昌确实没有再赖在位置上的理由了,但这次辞职的时机还是有一点点奇怪,原本预期苏应该在台当局年度预算通过后再辞,所以这次苏算是走得仓促。苏是在与蔡英文长谈数小时后宣布的,蔡英文方面则称,是与苏讨论了未来执政团队的人事安排。绿营的学者林浊水对此表示不以为然,质疑究竟是苏贞昌以后要做“太上”行政负责人,还是蔡英文要将行政团队降格成为一个秘书处,没有就要走人的部门首长还去讨论新部门团队的人事安排的道理。
立场偏绿的民调机构“台湾民意基金会”最新的民调显示:民意主张台当局行政团队全面改组的占27.9%,大幅改组的占22%,合计49.9%,小幅改组的也有19.7%。不需改组的只有11.2%,。这也说明了目前岛内民意对于苏团队是多么不耐烦,苏也真是到了不得不走人的地步。岛内媒体有评论:苏贞昌未能在第一时间“总辞”,却拖泥带水,歹戏拖棚,套用其经典名言:“人生的剧本早就写好,只是不能偷看”!所以其结局“竟显悲怆寂寥,难掩落寞。”
蔡英文27日宣布由陈建仁(右)接任行政负责人,合影时蔡轻拍将卸任的苏贞昌(左)。
大年初六(1月27日),岛内当局宣布由陈建仁接任苏贞昌的位置,郑文灿做副手,参选新北大败的林佳龙则担任秘书长,一如四年前,未能通过民意检验的民进党败选者们再次纷纷进入行政团队,但这次更象是某种派系平衡的结果。2023年是岛内地区领导人选举前的关键一年,民进党一如既往,需要成立所谓的战斗执政团队,陈建仁是一个温吞且服从性很高的学者,比如2020年选举,为了民进党整合,陈建仁毫无怨言地就让出副手位置给赖清德,所以蔡英文选陈建仁的目的在于蔡英文将直接领导行政团队。去年地方选举的失利,民进党受到重创的同时,代表蔡英文的所谓“英系”人马因为其选战领导责任也受到了重大的打击,所以今年也必然进入一种“派系共治”的局面。当然对蔡英文而言,“派系共治”所形成的角力平衡还能维持蔡个人的权威,正如有评论分析的那样:蔡英文用郑文灿做行政副手,笼络“新潮流”派系,压制住赖清德,又用林佳龙、林右昌等“正国会”牵制“新潮流"。这对刚选上民进党主席的赖清德而言,之前信誓旦旦要进行的民进党党内的那些除弊和革新,也就是喊个寂寞而已。虽然蔡英文已经是任期最后一年,但赖清德还得唯蔡英文“马首是瞻”。
蔡英文(左)与陈建仁(右)
赖清德虽然被视为民进党今年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最大可能性,但激进的“台独”色彩还是引发了各方面的疑虑,即便他正不断地“找补”过去那些激进言论,甚至将民进党所谓的“抗中保台”转为“和平保台”,但他的两岸论述显然不具备说服力,也引发一些美方媒体的批评。岛内时事评论员郭正亮认为,这反映了美方对于赖清德的疑虑,但相关报道可以这么早发出,也代表着美方希望赖清德进一步改进自己的说法。
民进党遭遇去年选举的大败,但毕竟是岛内最具备选举经验的政党,所以溃败之后,可以迅速整合队形,且调整自己选战的策略,所以客观而言,民进党虽然目前局面很糟糕,但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却是清晰的,就是亟须改善的两岸关系,以及如何挽回民众的信任。当然,赢面还可能来自于自乱阵脚的对手,根据2020年的经验,最后一条反而是最有可能的事情。
国民党——赢面很大,但内部很乱
国民党去年不但赢得了地方选举,且一胜再胜,说明民进党远远没输到止血的地步。另外政党支持度方面,国民党也开始提升并超过了民进党,一切看起来势头大好,但去年国民党胜选总结,也普遍认为,这是民进党做得太烂,所以是民进党的失败,而非国民党的胜利。这主要体现为,国民党确实也没有做出什么让人有感的事情。其次,国民党依旧缺乏让岛内民众普遍接受的政策论述,尤其在年轻人这部分,国民党依旧缺乏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