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印方历史视角狭隘、意识形态挂帅、引用观点偏颇等因素影响,印度舆论往往将中印边境问题完全归咎于中国。但事实上,导致中印边境问题恶化的直接诱因是莫迪2019年废除克什米尔特殊地位。中印边境争端恶化后,莫迪面临巨大政治压力:一方面要对华彰显强硬态度,应对国内批评;另一方面寄望于中国不会采取更强硬措施。这使印度对华政策的选择空间愈发狭窄。本文作者苏桑特·辛格(Sushant Singh)曾在印陆军服役二十余年,在印度政策研究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长期跟踪印度军力发展及中印边境冲突。他对中印边境问题的梳理和分析为认识和研究该问题提供了高价值信息。本文原载于The Caravan官网,由“南亚问题研究小组”编译。
拉达克地区的卫星图像,包括该地区建造的基础设施的特写。由于印度军队无法巡逻其曾经常进入的几个地区,印度对此地丧失了控制权。图源:谷歌地球
中国军队在班公河北岸的四指和五指的地区附近绘制了一张巨大的中国地图、中国国旗和一个普通话标语,在卫星图像中清晰可见。(图源:谷歌地球)
印度和中国的军队和坦克于2021年2月在凯拉什山脉脱离接触,双方在此地彼此相持部署约六个月(图源:PTI)
2020年6月中旬,中国中央电视台录制并发布一段视频画面显示,加勒万河谷发生冲突期间的中国(前景)和印度士兵(背景)(图源: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法新社、盖蒂图片社)
边境地带的中印士兵(图源:Hindustan Times)
1962年,印度在有争议的拉达克边境地区建造一座临时堡垒以应对中国(图源网络)
中印在拉达克地区的边界地图,描绘1956年和1960年的中国主张线,以及1962中国对印自卫反击战前后的实际控制线(图源:维基共享资源)
来源|南亚问题研究小组
(责任编辑:傅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