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媒发布的内容来看,自八年前年基辅发生“广场革命”事件以来,英国军情六处就与乌克兰安全局和情报总局建立了密切关系,双方秘密组建了针对俄罗斯的“特别行动小组”。这其中,英国特工扮演着“教官”的角色,向乌方传授暗杀和破坏活动的经验技巧。俄乌冲突爆发后,伦敦方面的情报官员将这场战争视为“展示才华、寻求晋升”的绝佳机会,整合出了一套针对俄罗斯的“新玩法”。
克里米亚大桥被炸断
据悉,在“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事件”中,被称为军情六处“原子大脑”的科技部特工设计了一种独特的爆炸装置,其外形看上去就是一沓普通的真空压缩塑料袋,极具迷惑性。这种“塑料炸药”先是在乌克兰第聂伯罗的一家化工厂制造完成,又通过铁路运往保加利亚,在黑海粮食运输协议的掩护下装船运至格鲁吉亚的波季港。
据悉炸药的外形近似真空压缩塑料袋
随后,军情六处命令安插在当地的间谍雇佣一名不知情的卡车司机,将其装上货车并运至亚美尼亚,最后将爆炸物作为普通货物送上克里米亚大桥。如此想来,这番曲折的“作案过程”即可解释为何当时俄方安保人员没有及时发现爆炸物。
乌克兰难民中包含大量年轻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