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哲嘉 刘凯予 安子阳
近日,意大利研发的PPA多用途远洋巡逻舰博得了全世界的目光。提到意大利,大家不难想到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糟糕表现,甚至对其军事实力产生了质疑。但意大利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一方面,二战期间,意大利投降较早导致其受损很小,相比于其他国家赢在了起跑线上,另一方面,近现代史上许多曾经称霸世界的传统强国逐渐走向衰落,致使意大利的军事科技水平走在了世界前列。那么,PPA多用途远洋巡航舰究竟为何研制?其又在哪些方面有着现象级创新?又何来底气号称欧洲最强海洋装备呢?
一、回望历史——意大利舰船的前世今生
说到PPA的由来,我们需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意大利海军建造的一批中小型巡逻舰。二战之后,意大利将皇家海军更名为意大利海军。作为战败国,意大利海军受到了一系列限制,并向美国、苏联等国赔偿了数艘战列舰、巡洋舰、侦察舰以及驱逐舰等,损失惨重,意大利海军实力也大不如前。不过和同为战败国的日本和德国相比,意大利海军至少还保存了基本骨干部分,恢复发展相对容易。
图1为战后意大利最大的水面作战舰艇“杜伊里奥”号战列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意大利海军逐渐恢复了元气,重现往日的风采。1988年意大利海军正式进入了航母时代,是意大利海军发展史上一大里程碑。同年,仙后座级巡逻舰开始建造,意大利海军走上了一条迅速发展的道路,同时开始执行多种任务。九十年代开始,多里亚级直升机巡洋舰等舰艇相继退役,德.拉.潘尼级驱逐舰、的里雅斯特级两栖攻击舰等多艘舰艇加入意大利海军建制。
本世纪初,意大利军事和经济均飞速发展,之后,军方将巡逻任务交给了意大利版FREMM护卫舰。但随着国防预算减少,FREMM护卫舰出现数量不足的问题,而且仙后座级、天狼星级等五个级别的巡逻舰在2010年也急需替换。而且,越来越多的非洲人非法偷渡进入欧洲,意大利急需舰艇执行地中海巡逻、打击走私犯罪和反偷渡非法移民等任务。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情况下,研制一种能执行多样化任务的全新舰艇这一要求就应运而生。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许多新兴海军大国都在努力研制发展功能更加完善、整体武器装备更加强劲的万吨级大型驱逐舰,而欧洲国家在发展新型水面舰船方面,似乎并不是很重视武备,而对多用途思路更为看重。欧洲国家除了英国,几乎都已经放弃研制发展传统的大型驱逐舰,取而代之的是大型化多用途远洋护卫舰。在这样的背景下,意大利研发了一款既满足了上段讲述的意大利海军需求,又符合欧洲护卫舰发展浪潮的舰艇——意大利PPA多用途远洋巡逻舰。
二、巨浪汹涌——PPA的全面介绍
意大利PPA多用途远洋巡逻舰是一系列巡逻舰的总称,其一共分三个级别,为PPA Light型、PPA Light+型和PPA Full型,形象地可以称之为简装版、简装进阶版以及满配版,与我们手机的青春版、普通版和pro版类似。Light版满载排水量5700吨左右,而Full版满载排水量可达6200吨,已达世界领先地位。不同级别舰船配备不同武器,偏向的任务也不相同,舰船上可配备多功能集装箱、大型吊车、登陆艇以及医疗舱等多种设备,可满足执行多线作战任务,执行人道主义救援任务等。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其还可以提供淡水和2000千瓦的电力,其名字中的多用途展现得淋漓尽致。
意大利PPA多用途远洋巡逻舰目前已有六艘巡逻舰大抵制作完成,分别为一号舰舷号P430保罗·塔翁·迪雷韦尔号19年6月下水,二号舰舷号P431弗朗西斯科·莫罗西尼号20年5月下水,三号舰舷号P432雷蒙多·蒙德库克利号21年3月下水,四号舰舷号P433马卡提尼奥·卡罗那号目前还未下水,五号舰舷号P434乔瓦尼·达莱·班德·内雷号22年2月下水,六号舰舷号P435鲁杰罗·德劳里亚号即将下水。
图2为保罗·塔翁·迪雷韦尔号
那么到底为什么称其为创新战舰呢?首先在外形上,就保罗·塔翁·迪雷韦尔号为例,与以往的传统战舰外形或者是一些有隐形性能的舰船相比,这艘巡逻舰的样子甚至可以用怪异来形容。其中最特别的是它的球鼻艏设计,以往大多数舰船都采用圆润球型形,可以藏在水线以下,而保罗·塔翁·迪雷韦尔号却采用一种类似于刀刃的设计,和蒸汽时代某些舰船的“撞角”设计类似,好像在高喊着誓要把敌人开膛破肚。刀片一样的设计,极具工业设计感的同时可以帮助战舰在航行时更好地劈开风浪,降低航行阻力,同时延长舰船水下部分的水线长度,使其最高速度达到了33节。科幻感十足的舰桥,以及前窄后宽的舷窗,可满足仅三人操作航行,视野极佳。
图3为PPA独特的球鼻艏设计
在动力系统方面,PPA使用了复合柴电与燃气涡轮推进系统,主机由一部四万三千马力的燃气涡轮机,两部功率约为一万三千马力的柴油机,减速齿轮箱,两部功率1350kw的可逆转推进电动机组成,双轴推进,舰艏下方配有一部用于进出港和低速回旋的横向推进器,有四部柴油发电机组负责供应舰上电力,以及两部备用的柴油发电机。该系统可使用柴油或液化石油气两种均可以在海上补充的燃料,极大解决了供能不足的问题。
武器系统方面,所有PPA巡逻舰基本配备有舰艏一座奥托127公厘快炮,在机库顶均设置了一座新研发的紧凑版奥托76公厘 62倍径快炮,船两侧各装备了一座奥托·梅莱拉KBA B06 25公厘 80倍径遥控机炮,不愧称其火力十分强劲。不同级别舰艇武器配备自然不同,两艘“青春版”自然火力相对差一些,在反潜方面配有黑箭324mm轻型反潜鱼雷,机库可装一辆架直升机,也可谓是全靠几门舰炮打天下。而“普通版”舰艇和“pro版”舰艇,搭载了两组八联装席尔瓦A50垂直发射系统,其中一半装载紫菀舰空导弹,一半装载32枚CAMM近程防空导弹,后侧还对向布置了四组双联装奥托玛特MK.2 Block 4反舰导弹或者是反潜导弹。最后这一布置在业内也遭受诟病,不少人称其毁掉了原本还可以接受的隐形性能,在追求火力的同时放弃了遮挡设计。同时配备了主动拖曳阵列声纳和可变深度声纳,以及黑鲨533mm重型鱼雷,速度之快几乎无法抵挡。电战系统方面,“青春版”配有近程的X波段雷达,“普通版”配有远程的C波段雷达,而“pro版”则配有兼具C波段和X波段的Kronos双波段主动相位阵列雷达,较好地符合了其自身舰船等级,配合不同等级舰船完成不同任务。
图4为即将下水的乔瓦尼·达莱·班德·内雷号
三、未来可期——PPA重要的战略意义
虽然,PPA定义为远洋巡逻舰,但它早已超越了巡逻舰的水平,成为一艘“全能战舰”。从吨位来看,满配版已达到了六千二百吨,完全称得上一艘大吨位护卫舰,并且其舰尾的直升机库足可以容纳两架NH-90直升机。武器配备除了两艘“青春版”仅配备舰炮,其余几艘PPA安装的垂发系统,可以发射两种防空导弹,射程最远达到了100千米,防空能力一流。雷达配备也完成升级,大幅提升了对海对空的探测能力,能够胜任各种作战任务。
在未来的发展中,PPA还应提升其反潜能力,独特的球鼻艏设计在降低航行阻力,提升了航行速度的同时,也让PPA没有足够的空间配备舰艏声纳,导致其对潜探测能力的欠缺。芬坎蒂耶里公司技术人员在接下来的未问世PPA舰船的设计中,还应对于这一矛盾多加思考,争取设计出更为优秀的创新战舰。
图5为执行任务的弗朗西斯科·莫罗西尼号
如今的PPA对于意大利海军来说,可谓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PPA很好地填补了意大利海军在多任务舰艇作战方面的空白,其不仅增强了其在执行任务时的灵活性,也极大提高了其作战中的实力水平。而且在八艘PPA全部服役之后,意大利海军舰队将达到二十艘,加上两架航母、“的里雅斯特”号两栖攻击舰以及三艘圣乔治级两栖登陆舰,可谓是一支强大的多栖海上舰队。意大利海军实力的提升给了其他海上强国不小的压力。
仅凭单一军种作战和比拼武器数量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未来战争中,讲求多栖协同作战,各军种通力配合,强悍的综合实力才是硬道理。相信随着PPA这种代表如今海上舰艇高水平的新式舰艇的出现,各国的舰艇研制方向也会随之做出调整,未来战舰将会更趋近全能化,海域作战形势也会更加变幻莫测,让我们拭目以待。(责任编辑:许朝)